3 月 4 日—— 两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计划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发布指导意见,鼓励使用开源的 RISC-V 芯片,目前北京正加快努力减少对西方拥有技术的依赖。
这两名知情人士表示,关于推动使用 RISC-V 芯片的政策指导意见最早可能在本月发布,不过最终发布日期可能会有所变动。
他们还称,该指导意见由包括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内的八个政府部门联合起草。
由于相关政策讨论仍在进行中,这些知情人士拒绝透露姓名。上述四个部委未回应置评请求。
RISC-V 是一种开源技术,可用于设计一系列复杂程度较低的芯片,从智能手机中的芯片到人工智能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CPU)都有涉及。
在全球范围内,它与专有的且更为常用的芯片架构技术展开竞争,这些技术包括由美国公司英特尔(Intel,INTC.O)和超微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O)主导的 x86 架构,以及由软银集团旗下的安谋控股(Arm Holdings,9984.T)开发的 Arm 架构 。
近年来,在中国国有实体企业和科研机构热切地接纳了 RISC-V,将其视为在地缘政治上保持中立的技术。中国的芯片设计师被其较低的成本所吸引,但政府此前尚未在政策中提及该技术。
随着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美国对 RISC-V 在中国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持谨慎态度。
2023 年,路透社曾报道,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向拜登政府施压,要求限制美国公司参与这项技术的相关工作,原因是他们担心中国正利用 RISC-V 的开源特性来推动本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中国最大的营利性 RISC-V 知识产权提供商包括阿里巴巴(9988.HK)旗下的玄铁和初创企业芯来科技(Nuclei System Technology),它们向芯片设计师销售商业化的 RISC-V 处理器。
上周由玄铁组织的一场聚焦 RISC-V 的活动上,业内高管表示,DeepSeek的流行也可能推动RISC-V的采用,因为这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模型可以在性能较低的芯片上高效运行。
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设备提供商中国移动系统集成公司的经理孙海涛在活动上表示,想要使用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型公司可能会选择采用 RISC-V 架构设计的芯片。
他说:“即使一套价值 1000 万元人民币的 RISC-V 解决方案可能只达到英伟达(NVIDIA)或华为水平的 30% 左右,但买三套的话,总体成本可能还是更低。我认为这是一个突破点。”
子沐研究补充:
中国生产使用 RISC-V 架构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以下企业:
1. 阿里巴巴(9988.HK)
旗下平头哥半导体是国内 RISC-V 领域的领军企业,推出玄铁系列处理器(如 C930 服务器级 CPU),并牵头成立 “RISC-V 无剑联盟”,推动生态建设。
2. 全志科技(300458.SZ)
基于 RISC-V 架构的芯片已量产,覆盖智能硬件、边缘计算等领域,与阿里生态深度合作。
3. 兆易创新(603986.SH)
全球首家量产 RISC-V 内核 32 位通用 MCU 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场景。
4. 汇顶科技(603160.SH)
推出 RISC-V 架构的芯片产品组合,涉及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5. 东软载波(300183.SZ)
量产 RISC-V 芯片(如 ES32VF 系列 MCU),覆盖白色家电、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场景,并与阿里合作。
6. 北京君正(300223.SZ)
研发 RISC-V 架构的 CPU 核,产品涉及智能家居、生物识别等领域,其子公司 ISSI 提供相关芯片解决方案。
7. 中科蓝讯(688332.SH)
90% 以上收入来自 RISC-V 架构芯片,专注于音频、物联网等领域。
8. 乐鑫科技(688018.SH)
持续深度布局 RISC-V,推出适用于物联网的芯片产品。
9. 纳思达(002180.SZ)
完成两款 RISC-V 架构的 CPU 设计,应用于打印、工业控制等领域。
10. 润和软件(300339.SZ)
推出基于 RISC-V 架构的平板电脑,并参与开源鸿蒙生态适配。
11. 旋极信息(300324.SZ)
旗下子公司与平头哥合作,布局 RISC-V 生态,涉及边缘计算等领域。
12. 国电南瑞(600406.SH)
加入 “RISC-V 无剑联盟”,探索电网领域 RISC-V 应用。
13. 经纬恒润(688326.SH)
加入联盟,提供车规级 RISC-V 芯片解决方案,覆盖汽车电子领域。
14. 科德教育(300192.SZ)
投资中昊芯英(中科昊芯),后者专注于 RISC-V 架构 DSP 芯片研发。
15. 好上好(001298.SZ)
与先楫半导体合作,推动 RISC-V 芯片在机器人、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在北交所方面:
目前北交所中直接以生产使用 RISC-V 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较少,但慧为智能(832876) 与 RISC-V 有一定关联。慧为智能与达摩院、中科软研究所合作开发基于玄铁 RISC-V 处理器、开源欧拉操作系统的 PC。
另外,正在申请北交所上市的捷世智通(430330) 曾计划将募投项目用于高性能桌面 RISC-V 处理器项目。
附件注释:
RISC-V 通常被直译为 “第五代精简指令集计算机”,也有一些地方会将其简称为 “RISC -5”。其中 “RISC” 是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的缩写,意为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而 “V” 代表 “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
RISC-V 架构设计的芯片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开源与低成本 RISC-V 是完全开源的指令集架构,无需支付授权费用,极大降低了芯片设计门槛和成本。例如,中国初创企业芯来科技和阿里巴巴玄铁通过提供商业化 RISC-V 处理器,帮助中小企业以更低成本进入芯片设计领域。
高度灵活性与定制化 开发者可根据需求自由修改和扩展指令集,设计专用芯片。例如,兆言(DeepSeek)的 AI 模型能在性能较弱的 RISC-V 芯片上高效运行,说明其架构可针对特定场景优化。
地缘政治中立性 作为非专有技术,RISC-V 不受单一国家或企业控制。中国政府将其视为减少对西方技术依赖的重要路径,尤其在中美科技摩擦背景下,这种中立性成为关键优势。
低功耗与能效比 RISC-V 精简指令集设计使其在运行时功耗更低,适合对能效敏感的场景(如移动设备、物联网终端)。例如,中国移动系统集成公司的案例显示,RISC-V 解决方案在成本可控下可满足基础 AI 需求。
广泛适用性 从低端微控制器到高端 AI 服务器 CPU 均适用,覆盖智能手机、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多领域。其模块化设计还支持快速迭代,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实际应用案例 :
中国企业通过 RISC-V 架构开发自主芯片,降低对 ARM/x86 的依赖。
DeepSeek等 AI 公司利用 RISC-V 芯片的能效优势,在低成本硬件上实现高效模型运行。
政府推动政策(如即将发布的指导意见)加速其在国内产业链的普及。
我国欠这92.6万亿元人民币若是按年息百…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