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沐研究构建TOP50的组合成分股,7 月 18 日,优机股份(833943)发布公告称,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注册批复,标志着北交所首单定向可转债正式落地。
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新范式,更折射出北交所资本市场功能的持续优化。
根据公告,优机股份本次拟发行不超过 120 万张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2 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向两大核心项目:
一是投资 7000 万元建设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 2.5 万件油气类阀门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年收入 2.03 亿元。
二是投入 5000 万元实施高端铸造及加工改扩建项目,新增消失模和硅溶胶铸件工艺产能 2058 吨 / 年,达产后总产能将提升至 3558 吨 / 年,预计新增年收入 3600 万元。
两项目合计预计年新增营收 2.39 亿元,将显著提升公司在中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可转债设计凸显市场化创新。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均价的 120%,并设置 140% 的有条件赎回比率,即当公司股价连续 30 个交易日中至少 15 个交易日达到当期转股价格的 140% 时,公司有权赎回债券。
这种高溢价率设计既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心,也通过延长价值兑现周期保护了现有股东权益。转股期自发行结束满 6 个月后开启,转股所得股票需限售 18 个月,进一步平衡了投融资双方利益。
作为北交所首单定向可转债,其落地具有里程碑意义。
资深市场评论人周运南指出,定向可转债兼具债性保底与股性增值特性,在企业发展初期可保障投资者本息收益,业绩释放期又能通过转股分享成长红利,这种 "双向保护" 机制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布局北交所创新型企业。
数据显示,优机股份目前已形成覆盖油气化工、航空精密加工等五大领域的业务体系,产品远销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 29%,净利润增幅达 28.6%,为可转债发行奠定了坚实基本面基础。
从市场生态看,这一案例是北交所深化改革的缩影。
自 "深改 19 条" 实施以来,北交所持续优化再融资工具供给,本次优机股份可转债获批与万通液压 1.5 亿元定向可转债注册稿更新形成呼应,标志着北交所正构建涵盖定向可转债、小额快速定增、并购重组等多元化资本运作工具矩阵。
子沐研究认为,北交所再融资政策一直不温不火,定向可转债不仅是产品上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的再融资方式上的匹配,定向可转债增加了投资机构陪跑义务,同时也降低了融资风险。
而中小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也不必为不断稀释的股权而烦恼。不用担心“公司做大了,控制权也没了”的情况发生。
北交所明确支持定向可转债融资的原因也竟如此,强调其对股权稀释效应的缓冲作用,并鼓励设置合理转股溢价率以维护股东权益。
这种监管导向与优机股份的高溢价设计形成良性互动,为后续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可转债在定价机制上更具市场化特色,例如票面利率和转股价格均通过市场博弈确定,且不设置转股价格下修条款,这种差异化安排更贴合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规律。
随着北交所 "投早、投小、投新" 生态的完善,优机股份案例或将引发连锁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已有 11 家北交所公司启动再融资,涉及金额超 15 亿元,其中定向可转债占比显著提升。
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为优机股份注入发展动能,更标志着北交所资本市场进入功能深化新阶段。通过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北交所正加速成为创新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效对接的枢纽,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预计将有更多 "优机模式" 涌现,推动北交所向 "规范、高效、活力" 的精品市场迈进。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