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EK材料行业概述
1.1. PEEK材料定义与特性
PEEK材料作为特种工程塑料的核心品类,隶属于聚芳醚酮(PAEK)家族,其分子结构中苯环与酮基的交替排列构成了高度有序的刚性链段,从而赋予材料卓越的综合性能。PEEK具备半结晶性热塑性特征,这一特性使其在高温工况下仍能维持稳定的物化性能,同时保持优良的加工适应性。在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格局中,PEEK与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及液晶聚合物(LCP)共同构筑了高端材料矩阵,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及医疗健康等领域。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已突破940亿元,其中PEEK作为关键材料组分,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技术演进趋势表明,PEEK在替代传统金属材料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特别是在轻量化设计、耐腐蚀及高可靠性应用场景中具有广阔前景。
PEEK材料在性能参数维度呈现多重竞争优势,使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独树一帜。其耐高温性能尤为突出,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50℃以上,短期耐受温度更高,这使其在高温应用场景中具备不可替代性。机械性能方面,PEEK的拉伸模量稳定在3.5-4GPa区间,显著超越常规工程塑料,接近部分金属材料指标,在动态载荷与疲劳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化学稳定性方面,PEEK对多种腐蚀性介质(包括酸碱及有机溶剂)展现出卓越耐受性,这使其在化工设备、电子封装及医疗植入等领域应用广泛。相较于传统金属,PEEK材料密度仅约1.3g/cm³,在轻量化应用中优势明显,其绝缘性与阻燃性亦优于多数金属材料。虽然部分性能指标较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略有差距,但PEEK在加工性能、成型精度及自润滑性方面更具优势,特别适合复杂结构件制造。以中研股份为例,其PEEK材料已成功应用于机器人关节部件,充分验证了材料在高精度、高可靠性应用场景的技术价值。
PEEK材料的独特性能谱系使其在高端制造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航空航天领域受益于其轻量化、高强度及耐高温特性,广泛应用于飞机内饰、发动机组件及航天器结构件,有效实现减重增效。医疗植入领域,PEEK凭借与人体骨骼相近的生物相容性及弹性模量,成为脊柱植入物与颅骨修复材料的优选方案,可显著降低术后风险。半导体制造领域,PEEK的耐磨耐蚀特性使其在高洁净度要求的腔体、管路及密封件等关键部件中价值凸显。随着3D打印技术突破,PEEK材料加工门槛显著降低,为复杂结构件应用开辟新路径。通过纳米复合技术,PEEK的力学性能与功能特性获得协同提升,为智能植入物及电子集成器件开发提供新可能。值得注意的是,PEEK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产业链升级迭代。中研股份通过自主创新与工艺优化,已实现PEEK规模化生产,并在多个领域完成进口替代,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材料领域正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战略转型。
1.2. 全球PEEK材料发展历程
PEEK材料作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标杆产品,自1978年英国Victrex公司率先实现工业化量产以来,已历经四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与产业升级。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特征——由苯环和醚键交替构成的刚柔相济体系,该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及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领域确立了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2000年后,伴随全球制造业轻量化转型浪潮,亚太地区PEEK产能快速扩张,中国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正逐步缩小与欧美巨头的技术代差。以行业龙头中研股份为例,其不仅实现千吨级产能突破,更于2024年启动二期5000吨扩产项目,彰显中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已进入加速期。当前全球市场仍呈现高度集中态势,Victrex、索尔维和赢创三大巨头合计市占率约80%,但伴随国内企业在技术突破、成本优化及供应链本土化方面的持续发力,全球产业格局正迎来深刻变革。
航空发动机轻量化需求正成为驱动PEEK产业化进程的核心引擎。以波音787为例,其大规模采用碳纤维/PEEK复合材料实现机身减重,燃油效率提升带来显著经济效益。行业数据显示,空客与波音最新机型中PEEK材料渗透率已达10%-40%,可降低15%-30%结构设计成本。医疗领域则呈现明确的"以塑代金属"趋势,PEEK材料凭借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在颅骨修复板等植入器械领域快速替代传统金属材料,脊柱植入物的PEEK化进程亦持续加速。半导体产业对精密制造的需求,更推动PEEK在蚀刻设备密封件等关键部件的规模化应用,其优异的耐腐蚀性与尺寸稳定性完美契合高洁净度生产要求。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Optimus Gen2人形机器人创新采用PEEK轴承保持架,在实现减重增效的同时大幅延长使用寿命,凸显该材料在新兴科技领域的战略价值。
2024年全球PEEK产能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化特征。欧美市场维持技术溢价模式,Victrex等龙头企业凭借高附加值产品保持40%-60%的毛利率水平,产品均价超1000元/公斤。亚洲市场则以成本优势构建竞争力,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本地化供应链持续降本增效。典型如新瀚新材DFBP产能已达4200吨/年,99.9%的产品纯度有力支撑国内PEEK树脂生产。据预测,2030年全球PEEK化合物市场规模将达5.8亿美元(CAGR5.4%),亚洲厂商在成本控制与市场响应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但需注意,由于聚合工艺复杂且专利壁垒高企,亚洲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仍面临突破压力。当前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共振期,欧美企业依托先发优势持续领跑,亚洲势力则通过规模扩张与技术创新双向发力,推动全球格局持续重构。
1.3. 中国PEEK材料产业化进程
中国PEEK材料产业化进程在过去二十年实现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自2005年国内首条百吨级PEEK生产线投产以来,行业逐步完成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型,并于2020年实现万吨级装置投产,标志着我国PEEK材料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深度协同。以吉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通过30年持续技术攻关,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内产业链奠定基础。同时,以江苏君华为代表的企业从PEEK加工切入,逐步向材料改性与合成领域延伸,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将PEEK列入重点新材料目录,加速其在医疗、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渗透。行业标准建设同步推进,中研股份、康斯泰德等企业在推动行业规范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医用级PEEK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已基本完成,其纯度要求显著高于工业级产品,国内企业通过工艺优化和提纯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已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对高端材料的封锁,更为国内医疗植入材料的自主可控提供了保障,开启了PEEK材料在医疗领域规模化应用的新纪元。
近年来PEEK材料产业链协同机制持续优化,上游关键原料氟酮(DFBP)的国产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PEEK合成的核心原料,氟酮成本占比超过树脂总成本的50%,其国产化对整体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以新瀚新材和中欣氟材为代表的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显著提升氟酮自给能力。其中,新瀚新材2023年将DFBP产能扩至8000吨,全球市占率超35%;中欣氟材计划扩产至5000吨,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随着氟酮国产化率提升,PEEK材料生产成本呈下降趋势。据测算,氟酮单价每变动5%将导致PEEK纯树脂单位成本波动2%-3%,当前氟酮价格稳定与产能充足为PEEK材料规模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国内企业通过连续聚合工艺突破,降低单位能耗与人工干预,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以中研股份为例,已实现5000L反应釜连续稳产,展现较高工业化水平。这些技术进步与产能协同,不仅缓解了PEEK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更为下游应用拓展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尽管中国PEEK材料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产业化进程仍面临多项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工艺稳定性、色相控制及复合材料配方优化等方面。PEEK材料生产涉及复杂化学合成流程,包括高温聚合、提纯、复合增强等环节,任一工序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产品性能与一致性。例如,聚赛龙虽在改性PEEK领域取得进展,但其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相关产品尚未实现批量生产,表明产业化仍处攻坚阶段。色相控制是高端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医疗植入物领域,材料色泽一致性直接影响生物相容性与外观接受度。国内企业通过引入纳米填充、碳纤维增强等技术手段,逐步改善材料色相稳定性。此外,复合材料配方优化仍是提升PEEK材料性能上限的关键因素。中研股份通过玻纤、碳纤等增强材料组合,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PEEK复合材料,显著提升材料耐磨性、强度及耐疲劳性能。2024年,聚赛龙在从化新建的2亿元新材料基地将聚焦特种工程塑料、绿色环保材料及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化,彰显行业对技术突破的重视。总体来看,PEEK材料产业化仍在持续推进,技术难点的逐一攻克将为其在更多高附加值领域应用奠定基础。
图表1: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收集2024年PEEK复合材料配方研发项目进展报告-信息2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公司中文名称 | 主营收入构成 | 公司简介 | 主营产品名称 | 主营产品类型 | 所属概念板块 |
300221.SZ | 银禧科技 |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塑料:80.5%;LED相关产品:12.51%;其他:6.75%;其他业务:0.25% | 公司1997年创立于广东省东莞市,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国际化、创新型、多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东莞、珠海、肇庆、滁州、越南等地设有生产研发基地,产品涵盖改性塑料、硅橡胶、环保型阻燃剂、电子材料、智能照明、3D打印、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在全球经济与环境共进的时代浪潮,公司始终坚守绿色环保理念,坚持平衡发展,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优秀的高分子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 PC/ABS合金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高等级路面材料、聚苯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聚氯乙烯材料、聚碳酸酯材料、聚酰胺材料、聚乙烯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聚碳酸酯;小米产业链;OLED;3D打印;股权激励全样本;折叠屏;超涨 |
836247.BJ | 华密新材 | 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橡塑材料:73.65%;橡塑制品:26.32%;其他:0.03% | 公司是以生产特种混炼胶、橡胶减震制品和橡胶密封件等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厂家。公司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任县经济开发区(京港澳高速公路邢台出口东四公里处),交通便利。是河北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华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先后通过了瑞士SGS认证、德国TUV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TS16949:2009以及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并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确认达到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级别AAAA级要求。华密公司现由混炼胶事业部、减震事业部、密封件事业部、模具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构成。 | 华密新材混炼胶、华密新材塑料制品、华密新材橡塑制品 | 高分子聚合物、汽车橡胶配件、塑料制品经销 | 全部A股;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超涨;融资融券标的 |
002886.SZ | 沃特股份 |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特种高分子材料:48.58%;工程塑料合金:25.78%;改性通用塑料:19.22%;其他业务:6.4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领先的材料供应商和材料方案提供者,主要从事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新材料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特种及新型工程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广泛运用于5G/6G、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AI、半导体、电子电气、医疗健康等行业,造福百姓生活。 | 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纤维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液晶显示;高频PCB;深圳本地股;电子烟;富士康产业链;新材料;股权激励全样本;碳纤维 |
301069.SZ | 凯盛新材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羧基氯化物:66.05%;无机化学品:22.12%;羟基氯化物:10.77%;其他产品:1.06%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中间产品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聚醚酮酮、氯醚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及其他芳香族酰氯产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改性粒子、薄膜制品、纤维产品、涂层产品、型材及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的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链结构。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国内芳纶聚合单体行业领先企业及全球第三家实现聚醚酮酮产业化的生产企业。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生产与销售经验,目前已有37项专利技术。近年来,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芳纶聚合单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淄博市聚芳类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对硝基苯甲酰氯、芳纶聚合单体、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聚醚酮酮、硫酰氯、氯化亚砜、氯醚、氯乙酰氯 | 其他化学品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降落伞;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可转债正股;股权激励全样本;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超涨;预减;含可转债 |
688219.SH | 会通股份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聚烯烃系列:59.48%;弹性体和其他工程材料:16.31%;聚苯乙烯系列:15.05%;聚酰胺类:6.67%;其他业务:2.33%;其他:0.16%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改性材料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客户覆盖最广的新材料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新材料公司,会通股份拥有中国合肥、安庆、佛山、重庆、芜湖、潍坊及泰国春武里府七大生产基地,并设有上海全球研发中心,形成强大的生产运营网络及技术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便利、更及时的专业服务及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业务主要包括改性新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环保高性能PCR材料及多功能膜材等产业集群,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电子电气、AI、医疗、轨道交通、家居建材、安防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会通股份秉承"创新材料,成就客户,为人类创造绿色生活"的使命,以良好的口碑、持续的创新、稳定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卓越的服务,为人类创造绿色生活。 | 低散发材料、高稳定阻燃材料、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健康防护材料、聚苯乙烯系列、聚烯烃系列、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锂电池涂层膜、免喷涂材料、特色功能材料、特种工程材料、增强复合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 | 具身智能;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瞪羚企业;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小米汽车;人形机器人;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化工金股;券商金股综合;国元证券金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华为汽车;全A等权;全A精选;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可转债正股;华为平台;小米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预增;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 |
688716.SH | 中研股份 |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树脂类:54.7%;复合类:27.71%;粗粉类:9.91%;细粉类:6.29%;PEEK制品:1.4%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正式登陆新三板,202 |
2. PEEK材料产业链分析
2.1. 上游原材料供应格局
PEEK材料上游核心原料主要涵盖二胺、二酸等基础化工品,其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产业链成本传导机制。以己二酸和己二胺为例,作为PEEK合成的关键单体,其价格波动对生产成本具有显著传导效应。2025年7月数据显示,科威特能源公司原油现货价格维持在72.25美元/桶区间,虽然原油市场整体呈震荡格局,但其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的定价基准仍对上游产品形成成本支撑。当前己二酸市场维持震荡整理态势,周均价报9900元/吨,环比微涨1.28%;己二胺方面,英威达(中国)2月挂牌价已攀升至22500元/吨,显示较强价格韧性。此轮原料价格上涨主要受纯苯等基础化学品价格高位震荡驱动,同时折射出化工行业普遍面临的成本压力。从产业链视角看,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将直接传导至PEEK制造环节,进而影响终端产品定价策略。因此,PEEK材料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高度依赖上游原料的价格稳定性。
图表2:PEEK上游核心原料构成及供应稳定性影响
资料来源:Wind
全球PEEK原料供应呈现显著地域集中特征,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我国进口依存度持续高企。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研究显示,我国特种工程塑料整体自给率仅为36%,其中PEEK材料自给率更低至25%。这种结构性缺口主要源于国内特种工程塑料产业起步较晚,在规模化生产与工艺技术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相比之下,欧美日韩企业在PEEK原料合成、纯化及产业化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如日本东丽、德国Evonik等国际巨头掌握全球主要市场份额。高度集中的供应格局不仅制约国内企业原料获取能力,更增加了供应链断链风险。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提升PEEK上游原料自主保障能力已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课题。
PEEK原料价格形成机制正受到原油波动、环保升级及新兴需求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2025年7月数据显示,国际原油价格在70-72美元/桶区间震荡,虽处调整阶段,但其作为基础能源对化工品成本仍构成底层支撑。同时,全球环保法规持续收紧,特别是欧美地区对化工生产提出更严苛的排放要求,显著推高合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持续拉动PEEK材料需求,例如在人形机器人和高端医疗领域,PEEK凭借其优异的耐高温、轻量化特性加速替代传统金属材料。这种需求端的高速增长与供给端刚性特征形成结构性矛盾,推动部分原料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在此背景下,PEEK生产企业亟需优化采购策略并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以应对潜在的资源约束挑战。
2.2. 中游生产制造技术壁垒
PEEK材料中游制造环节的技术壁垒主要源于其复杂的合成工艺与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PEEK的合成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完成,这对设备稳定性和工艺参数精度提出了严苛要求。同时,分子量的精确调控直接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特性,而杂质去除则关乎产品纯度和最终可靠性。这些环节均需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从而构筑了较高的行业门槛。以中研股份为例,其通过5000L反应釜实现千吨级PEEK规模化生产,产品良率达98%,充分展现了其在合成工艺优化方面的技术实力。但需注意的是,当前行业技术成熟度存在明显分化,高端产能利用率仅42%,而低端产能过剩达35%,反映出部分企业尚未突破核心工艺瓶颈,导致产能结构性失衡。从化学机理来看,PEEK合成涉及亲核取代和亲电取代等多重反应路径,不同反应机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影响显著。目前全球PEEK市场80%以上份额由PEEK占据,PEKK和PEK则因聚合结构控制难度大、副反应多等问题,尚未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由此可见,中游企业在工艺稳定性、分子量控制和杂质去除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将成为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
行业准入门槛的构建不仅基于技术复杂度,还受专利布局、国际认证体系及下游验证周期等多重因素制约。作为特种工程塑料,PEEK的生产应用涉及大量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截至2025年7月,行业内在PEEK复合材料、改性工艺及发泡技术等领域的专利申请持续增加,彰显技术密集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同时,PEEK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必须通过ISO、ASTM等国际标准认证,这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能力提出严格要求。认证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且下游客户验证周期更为持久,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领域,通常需经历多轮测试评估。例如唯科科技虽已与多家主机厂建立合作,但其产品仍处于验证阶段,尚未实现规模放量。综合来看,PEEK中游制造商不仅需要突破技术瓶颈,还需应对严格的认证流程和漫长的客户验证周期,这使新进入者面临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资金压力,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壁垒效应。
技术演进方向显示,PEEK材料行业正聚焦连续化生产、复合材料创新及生物基替代三大前沿领域。传统间歇式生产工艺存在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等局限,行业正加速向连续化聚合工艺转型,以提升能效比和生产稳定性。在材料创新方面,碳纤维增强PEEK(CF/PEEK)已成功应用于机器人关节、航空航天结构件等领域,其比强度显著优于传统金属材料,并具备更优异的疲劳寿命和耐腐蚀性能。值得关注的是,在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生物基原料替代成为研发新方向,虽然目前生物基PEEK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低碳排放和可再生特性已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国内企业如光威复材已在T800级碳纤维与PEEK复合技术上取得突破,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40%,为国产材料进军高端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随着工艺持续优化和材料创新深入,PEEK有望在更多高附加值领域实现替代升级,推动行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2.3. 下游应用领域分布
PEEK材料凭借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在多个下游应用领域确立了关键地位。目前,该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汽车制造及电子电气四大核心领域。在航空航天方面,PEEK材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特性与轻量化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舱盖、燃油系统部件等关键组件的制造,显著提升了飞行器的性能表现与燃油经济性。医疗健康领域是PEEK材料渗透率最高的细分市场之一,这主要归功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耐高温消毒特性以及与人体骨骼相近的弹性模量,使其成为骨科植入物、手术器械及牙科材料的首选解决方案。2024年行业数据显示,PEEK医疗应用已覆盖全球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高端医疗器械中的市场份额持续攀升。电子电气领域对PEEK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在绝缘组件、连接器及高频电路板等产品中,其出色的介电性能和耐高温特性使其成为替代传统金属与陶瓷材料的理想选择。尽管汽车行业受制于成本因素导致PEEK渗透率相对较低(不足15%),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与耐高温材料需求的提升,PEEK在电池密封环、高压连接器等关键部件中的应用正逐步扩大。整体而言,PEEK材料在下游应用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其在高端制造与精密设备领域的技术壁垒正持续推动行业增长。
医疗健康领域作为PEEK材料渗透率最高的应用场景,其核心增长动力源于医疗器械对材料性能的严苛要求。PEEK材料优异的耐高温特性可耐受多次高压蒸汽灭菌循环,这一特性在手术器械、牙科设备及内窥镜等产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此外,其X射线可透性有效避免了金属材料可能产生的影像伪影,显著提升了术后影像诊断的精确度。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PEEK在骨科植入物中的应用占比已突破40%,成为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的主流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医疗领域对PEEK的接受度较高,但其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推广仍面临挑战。以汽车行业为例,较高的材料成本制约了其规模化应用。相较而言,医疗领域的高附加值特性与对材料性能的刚性需求,为PEEK创造了更有利的市场环境。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PEEK在心血管器械、药物输送系统等新兴医疗场景的应用正在加速拓展,预计将为PEEK材料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除传统应用领域外,PEEK材料在新兴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新能源电池封装材料是近期最受关注的PEEK应用方向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对电池组件绝缘性能与耐高温能力的要求显著提升,而PEEK优异的介电性能与热稳定性完美契合这一需求。目前,PEEK在电池密封环中的应用已实现商业化突破,成为提升电池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关键材料。在半导体设备领域,PEEK凭借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与低介电损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晶圆承载器、真空泵密封件等精密部件的制造。这些部件对材料纯净度与稳定性的严苛要求,使PEEK成为最优解决方案。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增量市场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领域。作为高性能树脂基体,PEEK可显著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在航空、风电叶片等高端制造领域应用广泛。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PEEK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使用比例较2023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充分彰显了其在先进制造业中的战略价值。随着新能源、半导体及碳纤维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PEEK材料在这些增量市场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3. 全球PEEK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3.1. 国际巨头市场份额分析
全球PEEK材料市场长期呈现寡头垄断格局,以英国威格斯(Victrex)、比利时Syensqo(原索尔维)和德国赢创(Evonik)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威格斯作为行业龙头,2024年全球产能占比居首,其英国基地年产能达8000吨,并正在中国扩建1500吨产能以强化市场掌控力。Syensqo以1500吨/年的产能规模位居第二,通过与苹果等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在电子电气领域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赢创以1250吨/年的产能位列第三梯队,其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从产品结构看,国际巨头在高端PEEK领域具有绝对技术优势,以医疗级PEEK为例,其单价可达320.3万元/吨,远高于普通工业级产品。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指标上,更通过严密的专利布局和成熟的工艺体系构建了竞争壁垒。国内企业如中研股份、吉大赢创虽已实现产业化突破,但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仍然有限,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
2024年全球PEEK材料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数据显示,威格斯、Syensqo和赢创三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超过70%,其中威格斯在高端医疗、航空航天等细分领域优势尤为突出。以医疗应用为例,威格斯的PEEK材料凭借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在骨科植入物等高端医疗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中国市场的集中化趋势同样显著,2023年行业CR5已突破80%,中研股份、吉大赢创等头部企业主导市场。但需注意的是,国内企业产品仍以粗粉、细粉等基础形态为主,高端定制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价格方面,中研股份纯PEEK细粉报价约40万元/吨,与国际巨头医疗级产品存在显著价差。从区域分布看,国内PEEK企业主要集聚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尚未形成全国均衡的产业布局。
国际巨头通过技术迭代、专利布局和产业链整合构建了显著的竞争壁垒。威格斯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在聚合工艺和材料改性领域保持领先,其产品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Syensqo则依托全球化布局和头部客户合作,强化在电子电气领域的市场地位。反观国内企业,虽在产能扩张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进展,但在核心技术突破和专利布局上仍存短板。以中研股份为例,虽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但在高端医疗等领域的认证进程相对滞后。产业链协同方面,尽管部分企业已向上游DFBP原料延伸,但整体垂直整合程度仍逊于国际巨头。这种技术代差使得国际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更具韧性,而国内企业需加速技术突破和标准建设以提升竞争力。
3.2. 中国本土企业突破路径
中国本土企业在PEEK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聚合工艺优化和改性配方创新两个维度。长期以来,PEEK材料的生产工艺复杂、能耗高、成本昂贵,制约了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国内企业掌握连续聚合工艺,PEEK的量产成本较进口产品下降40%,标志着国产PEEK材料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以中研股份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工业化连续生产技术使产品在热稳定性、批次稳定性、颜色一致性和高纯度等指标上达到国际水平。同时,改性配方创新为PEEK材料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如沃特股份研发的碳纤维增强PEEK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宁德时代CTP4.0电池结构,展现出国产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潜力。从行业视角看,国内企业正通过工艺优化和配方创新,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为大规模国产替代奠定基础。
图表3: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查找国内PEEK企业聚合工艺优化技术进展-信息3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公司中文名称 | 主营收入构成 | 公司简介 | 主营产品名称 | 主营产品类型 | 所属概念板块 |
300221.SZ | 银禧科技 |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塑料:80.5%;LED相关产品:12.51%;其他:6.75%;其他业务:0.25% | 公司1997年创立于广东省东莞市,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国际化、创新型、多领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东莞、珠海、肇庆、滁州、越南等地设有生产研发基地,产品涵盖改性塑料、硅橡胶、环保型阻燃剂、电子材料、智能照明、3D打印、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在全球经济与环境共进的时代浪潮,公司始终坚守绿色环保理念,坚持平衡发展,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优秀的高分子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 PC/ABS合金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高等级路面材料、聚苯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聚氯乙烯材料、聚碳酸酯材料、聚酰胺材料、聚乙烯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聚碳酸酯;小米产业链;OLED;3D打印;股权激励全样本;折叠屏;超涨 |
836247.BJ | 华密新材 | 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橡塑材料:73.65%;橡塑制品:26.32%;其他:0.03% | 公司是以生产特种混炼胶、橡胶减震制品和橡胶密封件等为主导产品的专业厂家。公司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任县经济开发区(京港澳高速公路邢台出口东四公里处),交通便利。是河北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华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先后通过了瑞士SGS认证、德国TUV的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TS16949:2009以及国军标管理体系认证,并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确认达到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级别AAAA级要求。华密公司现由混炼胶事业部、减震事业部、密封件事业部、模具事业部、技术研发中心构成。 | 华密新材混炼胶、华密新材塑料制品、华密新材橡塑制品 | 高分子聚合物、汽车橡胶配件、塑料制品经销 | 全部A股;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超涨;融资融券标的 |
002886.SZ | 沃特股份 |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特种高分子材料:48.58%;工程塑料合金:25.78%;改性通用塑料:19.22%;其他业务:6.4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领先的材料供应商和材料方案提供者,主要从事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新材料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特种及新型工程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碳纤维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广泛运用于5G/6G、低空经济、机器人、新能源、AI、半导体、电子电气、医疗健康等行业,造福百姓生活。 | 高分子、高性能复合材料、含氟高分子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碳纤维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液晶显示;高频PCB;深圳本地股;电子烟;富士康产业链;新材料;股权激励全样本;碳纤维 |
301069.SZ | 凯盛新材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羧基氯化物:66.05%;无机化学品:22.12%;羟基氯化物:10.77%;其他产品:1.06%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中间产品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聚醚酮酮、氯醚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及其他芳香族酰氯产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改性粒子、薄膜制品、纤维产品、涂层产品、型材及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的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链结构。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国内芳纶聚合单体行业领先企业及全球第三家实现聚醚酮酮产业化的生产企业。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生产与销售经验,目前已有37项专利技术。近年来,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芳纶聚合单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淄博市聚芳类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对硝基苯甲酰氯、芳纶聚合单体、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聚醚酮酮、硫酰氯、氯化亚砜、氯醚、氯乙酰氯 | 其他化学品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降落伞;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可转债正股;股权激励全样本;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超涨;预减;含可转债 |
688219.SH | 会通股份 |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聚烯烃系列:59.48%;弹性体和其他工程材料:16.31%;聚苯乙烯系列:15.05%;聚酰胺类:6.67%;其他业务:2.33%;其他:0.16%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改性材料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客户覆盖最广的新材料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新材料公司,会通股份拥有中国合肥、安庆、佛山、重庆、芜湖、潍坊及泰国春武里府七大生产基地,并设有上海全球研发中心,形成强大的生产运营网络及技术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便利、更及时的专业服务及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业务主要包括改性新材料、特种工程材料、环保高性能PCR材料及多功能膜材等产业集群,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电子电气、AI、医疗、轨道交通、家居建材、安防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会通股份秉承"创新材料,成就客户,为人类创造绿色生活"的使命,以良好的口碑、持续的创新、稳定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卓越的服务,为人类创造绿色生活。 | 低散发材料、高稳定阻燃材料、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健康防护材料、聚苯乙烯系列、聚烯烃系列、锂电池湿法隔离膜、锂电池涂层膜、免喷涂材料、特色功能材料、特种工程材料、增强复合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 | 具身智能;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瞪羚企业;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小米汽车;人形机器人;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化工金股;券商金股综合;国元证券金股;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华为汽车;全A等权;全A精选;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可转债正股;华为平台;小米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预增;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 |
688716.SH | 中研股份 |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树脂类:54.7%;复合类:27.71%;粗粉类:9.91%;细粉类:6.29%;PEEK制品:1.4%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正式登陆新三板,2023年9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是集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拥有多套聚醚醚酮合成设备。完成近万次聚醚醚酮合成实验。在公司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中研封端聚醚醚酮产品的"热稳定性、批次稳定性、颜色一致性和高纯度"均已达到国际水平,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树脂形态的PEEK,形成现有的"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52个规格牌号的产品体系。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是否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进行物理改性分为纯树脂和复合增强类树脂两大类;按产品熔体流动性由低至高分为(770、550、330)三大主要牌号;按照不同的表观形态及再加工方式分为纯树脂粗粉(P系列)、纯树脂细粉(PF系列)、纯树脂颗粒(G系列)、玻纤增强颗粒(GL系列)、碳纤增强颗粒(CA系列)、耐磨增强颗粒(FC系列)六大系列,也可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定制生产,此外还包括一些PEEK制品。公司产品适用于注塑、挤出、模压成型、喷涂等加工方式,可满足下游客户对PEEK的多种应用场景需要。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吉林省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吉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等多项荣誉。2015年公司摘得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企业组第二名;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铜奖。2018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年获得第六届国家创客大赛三等奖。 | 玻纤增强颗粒(GL系列)、纯树脂粗粉(P系列)、纯树脂颗粒(G系列)、纯树脂细粉(PF系列)、耐磨增强颗粒(FC系列)、碳纤增强颗粒(CA系列)、中研股份封端聚醚醚酮线性芳香族半结晶结构聚合材料、中研股份聚醚醚酮玻纤复合材料、中研股份聚醚醚酮碳纤复合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融资融券标的;超涨;转融券标的 |
832469.BJ | 富恒新材 | 深圳市富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工程塑料类:42.31%;苯乙烯类:41.47%;聚烯烃类:11.95%;其他:4.27% | 公司主营业务为改性塑料的生产、销售、研发和相关技术服务,产品主要包括阻燃树脂(主要有阻燃PC,ABS,PA,PBT,PP,HIPS)、增韧树脂(主要有增韧PC,ABS,PA,PBT,PP)、增强树脂(主要有增强PC,ABS,PA6/PA66,PBT/PET,PP)、塑料合金(主要有PC/ABS,PC/PBT,PA/ABS)、其他产品类等。公司产品主要为增韧树脂、增强树脂、阻燃树脂、塑料合金、其他等。 | 富恒新材苯乙烯类、富恒新材改性工程塑料类、富恒新材聚烯烃类、富恒新材其他类 | 其他化学品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融资融券标的;超涨 |
301076.SZ | 新瀚新材 | 江苏新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特种工程塑料核心原料:41.74%;化妆品原料:22.31%;其他产品:19.06%;光引发剂:16.89% | 公司主要从事芳香族酮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特种工程塑料核心原料、光引发剂和化妆品原料等。公司自成立以来即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公司基于傅克反应等芳香酮传统制备技术,通过对催化剂、纯化技术等关键技术节点进行创新性改造或调整,形成了围绕"羰基化试剂的原子经济反应技术""傅克酰化反应定向催化技术""聚合物单体的纯化技术""低温水解技术""无毒高效的化妆品原料生产技术"等多个创新方向的共计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非专利技术。 | 光引发剂、化妆品原料、特种工程塑料原料、新瀚新材芳香族酮类产品 | 其他化学品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专精特新小巨人;近期减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股权激励全样本;超涨;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预增 |
301000.SZ | 肇民科技 | 上海肇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部件:77.41%;家用电器部件:11.83%;精密注塑模具:7.44%;其他业务:2.98%;精密注塑件-其他:0.35% | 公司由原上海肇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镇秦弯路633号。公司专注于新材料科技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业产品设计、精密注塑产品、模具、电磁阀及汽车发动机缸体安全性防爆震传感器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汽车零部件的销售和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公司以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开发为核心,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工程塑料精密件,主营业务为精密注塑件及配套精密注塑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家用净水器功能部件、家用热水器功能 |
3.3. 行业集中度与进入壁垒
2024年全球PEEK材料行业呈现出市场集中与竞争碎片化并存的显著特征。自1978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实现PEEK材料首次商业化以来,该领域长期维持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格局由少数技术领先企业主导。中国化工信息周刊2023年11月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PEEK总产能约1.6万吨/年,前三大企业合计占据80%产能份额,行业集中度显著。然而,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市场格局正发生结构性变化。以中研股份(688716.SH)为例,该公司自2014年实现产业化后,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5000L反应釜PEEK聚合技术的企业,其1000吨/年产能项目将于2024年全面达产。同期,山东君昊与沃特股份(002886.SZ)分别规划建设1500吨/年与900吨/年产能项目,预计2024年全球总产能将突破1.9万吨/年。这一产能扩张态势表明,在头部企业保持主导地位的同时,行业竞争格局正加速分化,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市场版图。
PEEK材料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环节:连续化聚合工艺、复合材料改性技术及行业认证标准。连续化聚合工艺是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的关键,其工艺参数的优化需要长期技术积累与设备调试经验。在应用端,PEEK材料通常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如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以满足特定场景性能需求,这对企业的材料研发能力与试验验证体系提出较高要求。此外,行业认证标准构成进入高端市场的关键门槛:医疗器械领域需通过NMPA注册审批,航空航天与汽车领域则需符合ASTM、ISO等国际标准。以唯科科技(301196.SZ)为例,其在精密注塑模具及PEEK成型工艺方面的技术积累,使其成功切入医疗灭菌设备、工业打印头等高附加值领域,特别是在高温工况下的品控能力形成显著竞争优势。但对新进入者而言,三大技术维度的综合要求仍构成实质性壁垒,短期内行业主导权仍将掌握在技术领先企业手中。
展望未来三年,"以塑代钢"趋势将加速PEEK材料渗透率提升,驱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演变。凭借优异的机械性能、耐高温特性及自润滑优势,PEEK材料在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轻量化需求领域展现出巨大替代潜力。西部证券2025年7月研报显示,2024年全球PEEK市场规模达61亿元(同比+10.9%),其中中国市场19亿元(同比+11.8%)。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PEEK材料在该领域有望创造42亿元新增市场规模。在此背景下,具备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中欣氟材(002915.SZ)在上游DFBP原料领域建立先发优势,中研股份则通过聚合工艺与下游应用开发形成产业闭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国际市场替代,但行业整体仍处于技术迭代期,短期内难以形成完全寡头格局。预计未来三年行业集中度将呈现"应用领域分化+区域差异"特征,头部企业在特定细分市场持续强化优势,而中小企业仍可通过差异化策略获取发展空间。
4. PEEK材料核心应用领域
4.1. 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突破
PEEK材料凭借其卓越的耐高温性、高强度特性、轻量化优势及化学稳定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的持续深化,整车制造商对轻量化设计与安全性能的需求日益迫切,PEEK材料在电池包结构件、电机绝缘部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组件等核心部件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特别是在电池包结构件领域,PEEK材料能够有效替代传统金属或陶瓷材料,在降低整车重量的同时,显著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鉴于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PEEK材料的优异耐高温特性使其成为热管理系统中理想的隔热与导热材料选择。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PEEK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攀升,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全球PEEK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8%-10%区间,充分彰显该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高端制造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PEEK材料的性能优势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需求高度匹配,推动其在该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PEEK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驱动因素。近年来,行业领先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PEEK材料在电驱系统减重、热失控防护等应用场景的技术迭代。以南京聚隆为例,该公司于2024年2月成功获得可激光焊接的碳纤维改性PEEK材料专利,该技术通过优化材料配方与加工工艺,实现了焊接强度与透光性的双重提升,从而拓展了PEEK材料在复杂结构件中的二次加工应用空间。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PEEK材料的加工适应性,更为新能源汽车中需要高精度连接的部件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此外,随着材料科学的持续进步,PEEK的成型工艺不断优化,使其能够在更宽泛的温度与压力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表现。这些技术突破使得PEEK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逐步向更多高性能要求的部件延伸。从行业视角来看,PEEK材料的技术升级正加速其对传统材料的替代进程,特别是在对轻量化与耐高温性能要求严苛的电驱系统和热管理模块中,PEEK材料的渗透率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正为PEEK材料创造显著的增量市场空间。2022年至2025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快速提升,带动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截至2025年5月,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达408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3.9%。充电桩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活跃度,也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PEEK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与耐腐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充电桩内部的连接器、绝缘支架和散热组件等关键部位,有效提升设备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关注度持续提高,电池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与高效散热性能成为车企研发的重点方向,而PEEK材料恰好能够满足这些技术需求。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深入推进将直接带动PEEK材料在动力电池、电驱系统和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应用增长。预计未来几年,PEEK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需求将持续释放,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图表4:明确PEEK在电池包/电机/热管理系统的轻量化与耐高温需求
资料来源:Wind
4.2.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技术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其关键在于通过材料革新实现关节与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强度-重量比优化。这一技术趋势的演进主要源于对机器人能耗效率、动态响应及运动灵活性的严苛要求。CF/PEEK复合材料凭借其卓越的力学特性和轻量化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以30%碳纤维增强的PEEK材料为例,其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优于纯PEEK材料,既能有效减轻运动部件重量,又可确保结构完整性。该材料在关节模组、减速器外壳等关键部位的应用,可显著提升能效比与运行性能。从产业视角看,轻量化技术的普及将加速PEEK材料在机器人领域的渗透,特别是在高频动作场景下优势更为突出。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提速,轻量化材料需求将呈现结构性增长,为PEEK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PEEK材料在运动部件中的技术适配性使其在铝合金等传统材料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相较于金属材料,PEEK具有更优的比强度特性,可在保持结构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重量。其低摩擦系数特性有助于减少运动能耗,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在疲劳强度方面,PEEK材料展现出优于铝合金的耐久性能,特别适用于高负载、频繁动作的关节系统。此外,PEEK优异的热稳定性使其在温度变化环境下仍能保持几何精度,这对机器人执行精密操作至关重要。科达利推出的全球首款PEEK复合材料谐波减速器,正是基于材料特性实现了国产化突破。从产业发展来看,PEEK材料在精密减速器等高端部件中展现出卓越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正加速其在产业链中的商业化进程。
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快速扩张正推动PEEK材料在高端部件中的应用升级,特别是在精密传动系统领域。202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突破120亿美元,其中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赛道正处于商业化转型关键期。PEEK材料凭借其综合性能优势,已成为减速器壳体等关键部件的优选方案。据东吴证券研究,摆线针轮减速器采用PEEK材料可有效改善传动精度。华创证券则指出,PEEK材料的应用是国产减速器实现进口替代的重要技术路径。从产业链发展来看,PEEK材料的商业化不仅需要材料性能突破,更依赖配套加工工艺的成熟。目前国内已形成完整的PEEK材料加工能力,为人形机器人量产提供了坚实基础。随着产业升级加速,PEEK材料在精密传动领域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力量。
4.3. 航空航天领域特殊需求
PEEK材料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卓越的综合性能,近年来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高度关注。作为聚芳醚酮(PAKE)聚合物家族的重要成员,该材料通过苯并二噁烷酮与对苯二甲酸的交联聚合形成,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最高达65.1MPa,杨氏模量达1.8GPa)和突出的耐热特性(熔点约340℃,玻璃化转变温度约140℃),可在250°C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这些特性使其完美契合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耐极端温度(-200℃至+260℃)、抗辐射、低烟无毒、长寿命服役等严苛工况需求。尤其在飞行器高温区域如发动机舱、高温管道等部位,PEEK材料展现出316℃的高负载热变形温度,热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材料。同时,其1.3克/立方厘米的低密度特性,相比铝合金(2.7克/立方厘米)和钛合金(4.5克/立方厘米)可实现70%的减重效果,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延长航程并提升有效载荷能力。随着全球航空航天产业对轻量化、高性能材料需求的持续增长,PEEK材料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
在航空航天领域,PEEK材料的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优异的物理性能,更在于其与航空安全标准的高度契合。目前,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客机内饰件、军机燃油系统及航天器密封件等关键部位。以客机为例,PEEK常用于制造座椅支架、行李架连接件等结构件,其低烟无毒、阻燃及耐辐射特性完全符合航空器内饰材料的安全规范。在军机燃油系统中,PEEK出色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可有效抵御燃油、润滑剂等复杂介质的侵蚀,显著提升系统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对于航天器应用,PEEK在真空、高低温循环及强辐射环境下仍能保持优异的密封性能,完美满足航天器对材料的极端要求。以中研股份为代表的企业已实现PEEK材料的工业化连续生产,并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不同牌号和形态的产品(如玻纤增强颗粒、碳纤增强颗粒等),持续拓展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边界。2024年数据显示,国内PEEK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将伴随新一代飞行器的量产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表5: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获取C919机型2024年零部件材料供应商名单-信息3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公司中文名称 | 主营收入构成 | 公司简介 | 主营产品名称 | 主营产品类型 |
301149.SZ | 隆华新材 | 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聚醚多元醇产品:98.02%;其他业务:1.98% |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在借鉴成熟工艺技术生产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的基础上,组织自身研发团队,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耗用,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制造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是国内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规模化生产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生物质材料、聚醚生产、销售;环氧乙烷、苯乙烯[抑制了的]、3-氯-1,2-环氧丙烷(以上三项不带有储存设施的经营,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化工产品(不含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塑料制品、机械设备(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日用百货、聚氨酯轮、陶瓷制品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隆华新材CASE用聚醚多元醇、隆华新材高活性聚合物多元醇、隆华新材高活性软泡聚醚多元醇、隆华新材普通聚合物多元醇、隆华新材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 | 有机化工原料 |
301518.SZ | 长华化学 |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普通聚合物多元醇:68.49%;高活性聚合物多元醇:24.35%;软泡及CASE类聚醚多元醇:5.85%;其他业务:1.3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工园,于202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产品涵盖软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其中高活性POP和高回弹PPG产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公司产品在低气味、低VOCs、低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高端的软体家居、汽车等领域,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位于前列。公司始终秉持"推动低碳经济,引领科技化工,让人类享受健康舒适的美好生活"这一企业使命,积极布局"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套采用低温低压工艺技术的二氧化碳聚醚生产线,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替代部分石化原料,不仅在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更将碳减排与新材料进行了有效结合。二氧化碳聚醚具备优异的抗氧化、耐磨、耐化学品性能,是一种高性能、低碳、环保的绿色化工产品。新建的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不仅能助力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全力助推聚醚产业的绿色转型,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彰显了公司在推动化工行业低碳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 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POP、软泡用聚醚 | 化学试剂 |
600309.SH | 万华化学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氨酯系列:41.66%;石化系列:39.83%;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15.53%;其他:11.61%;其他业务:0.4%;产品间抵销:-9.02%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依托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产业化装置及高效的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未来产业五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公司拥有九大生产基地及工厂,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运营网络;此外,七大研发中心已完成布局,并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及办事处,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秉承"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将一如既往地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持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 烟台万华MDA系列产品、烟台万华Wanalink6200、烟台万华单体聚醚系列、烟台万华多聚甲醛系列产品、烟台万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烟台万华聚合MDI、烟台万华木材胶粘剂、烟台万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烟台万华软泡组合聚醚系列、烟台万华硬泡组合聚醚系列 | 高分子聚合物、胶粘剂、有机化工原料 |
301069.SZ | 凯盛新材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羧基氯化物:66.05%;无机化学品:22.12%;羟基氯化物:10.77%;其他产品:1.06%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中间产品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聚醚酮酮、氯醚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高性能纤维芳纶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及其他芳香族酰氯产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改性粒子、薄膜制品、纤维产品、涂层产品、型材及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的特色鲜明的立体产业链结构。目前,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国内芳纶聚合单体行业领先企业及全球第三家实现聚醚酮酮产业化的生产企业。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生产与销售经验,目前已有37项专利技术。近年来,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芳纶聚合单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淄博市聚芳类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对硝基苯甲酰氯、芳纶聚合单体、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聚醚酮酮、硫酰氯、氯化亚砜、氯醚、氯乙酰氯 | 其他化学品 |
688716.SH | 中研股份 | 吉林省中研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树脂类:54.7%;复合类:27.71%;粗粉类:9.91%;细粉类:6.29%;PEEK制品:1.4% |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正式登陆新三板,2023年9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是集聚醚醚酮(PEEK)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拥有多套聚醚醚酮合成设备。完成近万次聚醚醚酮合成实验。在公司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中研封端聚醚醚酮产品的"热稳定性、批次稳定性、颜色一致性和高纯度"均已达到国际水平,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树脂形态的PEEK,形成现有的"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52个规格牌号的产品体系。公司的主要产品根据是否添加玻璃纤维、碳纤维进行物理改性分为纯树脂和复合增强类树脂两大类;按产品熔体流动性由低至高分为(770、550、330)三大主要牌号;按照不同的表观形态及再加工方式分为纯树脂粗粉(P系列)、纯树脂细粉(PF系列)、纯树脂颗粒(G系列)、玻纤增强颗粒(GL系列)、碳纤增强颗粒(CA系列)、耐磨增强颗粒(FC系列)六大系列,也可根据客户特殊需求定制生产,此外还包括一些PEEK制品。公司产品适用于注塑、挤出、模压成型、喷涂等加工方式,可满足下游客户对PEEK的多种应用场景需要。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吉林省省级工程研发中心"、"吉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等多项荣誉。2015年公司摘得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吉林赛区)企业组第二名;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铜奖。2018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1年获得第六届国家创客大赛三等奖。 | 玻纤增强颗粒(GL系列)、纯树脂粗粉(P系列)、纯树脂颗粒(G系列)、纯树脂细粉(PF系列)、耐磨增强颗粒(FC系列)、碳纤增强颗粒(CA系列)、中研股份封端聚醚醚酮线性芳香族半结晶结构聚合材料、中研股份聚醚醚酮玻纤复合材料、中研股份聚醚醚酮碳纤复合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 |
300405.SZ | 科隆股份 | 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聚醚单体:52.29%;苯醚系列产品:14.13%;其他聚羧酸减水剂产品:13.91%;其他精细化学品:8.14%;混凝土:4.72%;其他:3.4%;丙烯酸羟基酯系列产品:3.35%;其他业务:0.06% | 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精细化学品专业制造企业,在行业中享有盛誉。公司重点发展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拥有了多项专利技术,并在2010年9月被正式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注重以科技促发展、以创新求生存,逐步发展成为以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为核心的多元化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现已建成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主导,太阳能切削液、苯醚系列产品、纺织印染助剂、SCR新型脱硝催化剂、聚酯弹性体、多功能整理剂、涂料助剂、建材助剂产品等为补充的完善的产品线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医药、工业脱硝、纺织印染、涂料、油墨、金属加工、建筑助剂行业等多个领域。 | 电子化学品纳米二氧化铈粉体及分散液、环氧乙烷衍生品、聚醚单体、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锂电池电解液、脱硝催化剂 | 有机化工原料 |
000818.SZ | 航锦科技 | 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产品:35.62%;液碱:26.26%;环氧丙烷:14.51%;聚醚:11.72%;聚氯乙烯:5.07%;氯化苯:3.66%;其他化工产品:1.03%;其他:0.78%;二氯丙烷:0.68%;氢气:0.67% | 公司是一家由武汉市国资委控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于1997年在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前身是锦西化工总厂,始建于1939年,曾被誉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近年来,公司成功向科技公司转型,覆盖"人工智能、电子、化工"多行业的战略架构基本成型。化工板块是公司的传统业务,主要产品包括烧碱、液氯、氯化苯、环氧丙烷、聚醚及聚氯乙烯等,并形成了以"烧碱、环氧丙烷、聚醚"三大产品为主的工业化生产格局。多元经营、基础管理、科创活力、社会影响等取得了深刻变化,树立了崭新的现代企业形象,呈现出高质量快速发展新局面。公司持续推动新业务布局,在控股股东支持下,投资控股超擎数智并取得其在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智算算力领域的技术积淀和项目经验积累,通过金融及资源赋能,布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业务板块,打开公司发展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将持续利用上市平台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国企担当,多方合作建设武汉"万兆城市",打造湖北全国领先的算力和大数据中心千亿集群,助力湖北冲刺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规划十四五目标的稳步实现。 | 存储芯片、多芯片组件、二氯丙烷、锦化氯碱合成盐酸、锦化氯碱环氧丙烷、锦化氯碱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锦化氯碱聚醚、锦化氯碱氯化苯、锦化氯碱氯气、锦化氯碱三氯乙烯、锦化氯碱烧碱、锦化氯碱液氯、军工产品、模拟芯片、氢气、四氯化钛、图形处理芯片、智算算力板块业务、总线接口芯片 | 高分子聚合物、国防产品、互联网服务、集成电路、氢气、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 |
300610.SZ | 晨化股份 |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表面活性剂:79.07%;阻燃剂:13.28%;硅橡胶:6.52%;劳务收入:0.65%;材料废料销售:0.29%;其他:0.19% | 公司成立于1995年,2017年2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位于扬州宝应,是一家集科研、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华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烷基糖昔、聚眯胺、聚醚、硅油、阻燃剂和硅橡胶产品重要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洲、美洲、大洋洲、东亚、东南亚及非洲等地区。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多功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工程中心、江苏省高固含水性聚氮酯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万吨烷基糖昔、万吨聚眯胺、万吨聚醚、万吨阻燃剂和万吨有机硅的生产能力,聚眯胺、烷基糖昔、阻燃剂生产规模居国内前列。 | 表面活性剂、硅酮结构胶、硅橡胶、硅油、混炼硅橡胶、聚醚、聚醚胺、密封胶、水性聚氨酯树脂、烷基多糖苷、烷基糖苷、印染助剂、阻燃剂 | 化学试剂 |
300082.SZ | 奥克股份 |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聚醚单体:63.65%;聚乙二醇:13.04%;环氧乙烷:11.69%;脂肪醇醚:6.54%;其他产品:2.63%;碳酸酯系列产品:2.1%;其他业务:0.35% |
4.4. 医疗植入物应用前景
医疗植入物作为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的医疗器械,其临床应用需满足生物相容性、可灭菌性及长期稳定性等严苛性能指标。这些特性要求植入材料必须具备卓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和长期健康。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聚醚醚酮(PEEK)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正逐步成为医疗植入物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PEEK不仅具有与人体骨骼相近的力学特性,还兼具出色的耐高温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生物惰性,使其在骨科、牙科及神经外科等植入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例如,聚醚科技通过分子结构优化与界面增强技术创新,成功开发出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及优异化学稳定性的复合PEEK材料,已在骨科手术器械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产品使用寿命和临床价值。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物领域的应用正从替代性探索向主流化发展转变,为行业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物中的应用版图持续拓展,已覆盖人工椎间盘、骨科固定器械、牙科种植体等多个细分领域。在人工椎间盘领域,PEEK因其密度与骨骼相近、弹性模量适中,能有效降低应力遮挡效应,从而减少邻近节段退变风险。而在骨科固定器械中,PEEK材料的耐磨性与抗疲劳性能显著优于传统金属材料,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此外,牙科种植体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长期稳定性要求极高,PEEK凭借其优异的组织相容性和易加工特性,正成为替代钛合金的理想材料之一。以康拓医疗为例,其PEEK颅骨修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充分验证了该材料在特定植入场景中的适用性。值得注意的是,PEEK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可调性,其在不同改性配方和加工工艺下的表现差异明显,因此材料性能的精准调控成为提升植入物临床效果的核心要素。随着更多企业加入PEEK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行列,未来其在医疗植入物中的应用广度有望进一步扩大。
尽管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物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产业化推广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PEEK材料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企业具备成熟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导致材料供应受限且价格居高不下。其次,PEEK材料的临床验证周期较长,特别是在涉及人体长期植入的应用场景中,其安全性评估需经历复杂的试验流程,显著增加了产品上市的时间成本。此外,PEEK材料的加工工艺对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进一步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然而,随着国内企业在PEEK材料领域的持续投入,如中研股份、沃特股份等,我国在该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上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特别是在2023年,我国PEEK材料年产能已突破6900吨,市场集中度CR5超过80%,表明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头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在积极推动高性能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PEEK材料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协同效应的增强,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物市场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图表6: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获取2024年全球人工椎间盘材料市场份额分布-信息2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公司中文名称 | 主营收入构成 | 主营产品名称 | 主营产品类型 | 所属概念板块 |
603110.SH | 东方材料 | 新东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包装油墨:62.27%;胶粘剂:27.13%;算力服务:6.26%;电子油墨:4.09%;其他业务:0.25% | AD-27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AD-297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AD-31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AD-502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EGA-303、EGK(2010)型、NS-411BK、NS-411W、NSR-9000M1 BKM、NSR-9000M1 BL202、NSR-9000M1 F/411W、NSR-9000M1 F/BK6、NSR-9000M1 F/BKM、NSR-9000M1 F/BKM(HS)、NSR-9000M1 F/BKM68、NSR-9000M1 F/BL120、NSR-9000M1 F/G50、NSR-9000M1 F/PET5BKM、NSR-9000M1 F/PET5WM-3、NSR-9000M1 F/W、NSR-9000M1 F/WM、NSR-9000M1 F/Y80、NSR-9000M1 G212、NSR-9000M1 G55、NSR-9000M1 G58、NSR-9000M1 RD200、NSR-9000M1 WT2007、NSR-9000M1 WT201、NSR-9000M1 WT4001、NSR-9000M1 WT401、NS-Y600、PU-1175SS(1975SS)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175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175A/PU-175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185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1875FF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2975A/PU-2975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PU-7510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WRJ-5500/WRJ-6600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WRJ-7700/WRJ-8800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WRJ-9700A/WRJ-9300B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超力福3010NT-M、超力福303FDG-F型、超力福3055FDS、超力福3077RFD型、超力福3099FR型 (318RNT、3300NT)、超力福313FD、超力福314NT型 (901)、超力福3311NT-M、超力福3322NTM-G型、富达151FD型、光达2000型、光达621、捷达500BNT型、力福(200SA、200S、211K)型、利达108型塑料油墨、危化品的采购、生产、销售、新达EGB(74)型表印油墨、新达EGP型 | 胶粘剂、其他化学品、印刷品及印刷器材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民营企业综合;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预减 |
301595.SZ | 太力科技 | 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真空收纳袋:35.92%;垂直墙壁置物产品:35.43%;其他家居用品:21.94%;户外用品:3.98%;分销收入:1.1%;TPE弹性体材料:0.8%;真空食品及档案袋:0.69%;废品销售及其他:0.14% | TPE弹性体材料、吊挂式真空收纳袋、挂钩、航天收纳袋、家庭清洁类食品收纳类、立体式真空收纳袋、平面式真空收纳袋、其他收纳及配件类、真空档案袋、真空食品保鲜袋、真空收纳箱、置物架 | 其他休闲用品 | 全部A股;非基金重仓;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次新股;近端次新股;融资融券标的;转融券标的;小盘绩优 |
688271.SH | 联影医疗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81.99%;提供维修收入:13.16%;其他业务:4.04%;软件收入:0.81% | X射线成像系统(X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动物MR、动物PET/CT、分子影像系统(MI)、联影云平台、生命科学仪器、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云PACS、云胶片 | 诊断治疗设备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瞪羚企业;民营企业综合;新经济;双创100;大盘股;上涨点位贡献;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核心资产;基金重仓(季调);纳入MSCI;高价股;成交主力;陆股通重仓;大消费;行业龙头;股权激励全样本;融资融券标的;转融券标的;基金增仓 |
601869.SH | 长飞光纤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 光传输产品:64.5%;光互联组件:17.35%;其他:15.85%;材料:2.18%;其他-其他:0.12% | 50/125 μm多模光纤、62.5/125μm多模光纤、8字形S护套光缆、A护套钢丝铠装光缆、A护套光电混合缆、A护套光缆、A护套纵包钢带钢丝铠装光缆、A护套纵包钢带铠装PE护套光缆、S护套光电混合缆、S护套光缆、Y护套纵包钢带铠装PE护套光缆、标准全介质自承式光缆、层绞式A护套光纤带光缆、超贝OM2+/OM3/OM4多模光纤、超贝OM2+/OM3/OM4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超贝宽带OM5弯曲不敏感多模光纤、大保实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大芯数混合分支光缆、带状扁平光缆、单芯光缆、道威排水管道光缆、蝶形引入光缆、多芯分支光缆 I、多芯分支光缆 II、多芯室内微型光缆、多芯束状光缆、多芯野战光缆、非金属加强芯A护套纵包钢带铠装PE护套光缆、非金属加强芯Y护套光缆、高保实大容量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高贝62.5/125μm多模光纤、骨架式光纤带A护套光缆、管道引入蝶形光缆、光纤带蝶形引入光缆、接入网用8字型光电混合缆、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紧套光纤、力博小8字自承式光缆、路德路面微槽光缆、全贝+低损耗单模光纤、全贝超强超低损耗单模光纤、全贝低水峰单模光纤、室内圆形光纤带光缆、双芯8字形光缆、双芯扁平光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多芯MPO型光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电混合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光缆、无线射频拉远单元用微型光缆、易贝+200μm小外径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易贝+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易贝超强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易贝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远贝超强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光纤、远贝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中心管式W护套光缆、中心管式W护套光纤带光缆、中心管式Y护套光缆、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自承式光纤带蝶形引入光缆 | 通信线缆、专用设备与零部件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贷款回购;数据中心互联;高速铜连接;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中盘股;TMT;信创产业;全A等权;通讯设备精选;全A精选;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光纤;光通信;科技龙头;标普道琼斯中国;纳入富时罗素;5G;员工持股;宽带提速;超涨;转融券标的;预增;含H股的A股;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挂钩标的;融资融券标的 |
603212.SH | 赛伍技术 |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封装胶膜:57.4%;光伏背板:21.02%;半导体、电气、交通运输工具材料:15.73%;通讯及消费电子材料:3.22%;光伏运维材料:1.61%;其他业务:0.88%;光伏发电:0.14%;其他光伏材料商贸:0.01% | EPE封装胶膜、EVA封装胶膜(含EVA白膜)、POE封装胶膜(含EPE胶膜)、Raybo®film(镭博)光转膜、TPO非交联型热塑胶膜、保护膜、超薄胶带、结构胶膜、耐腐蚀特普林Toplant封装胶膜、耐高温热固型绝缘胶膜、太阳能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 | 高分子聚合物、专用设备与零部件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IPO现场检查;BC电池;民营企业综合;POE胶膜;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新能源;光伏;股权激励全样本;转融券标的;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挂钩标的 |
002585.SZ | 双星新材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材料膜:46.37%;聚酯薄膜:35.05%;PVC功能膜:7.7%;可变信息材料膜:5.51%;新能源材料膜:4.59%;其他业务:0.78% | E系列磁控碳膜侧窗、IM基膜、MLCC基材、N系列侧窗、PET复合铜箔膜、PVC功能膜、PVC收缩膜、SP原色磁控系列、TPU车衣膜、TTR碳带膜、保护膜、背涂膜、标准型、磁控溅射窗膜基材、磁控银前挡、电致色变膜、调光玻璃用ITO导电膜、防弹膜、防护基材、防蓝光膜、高端TTR膜、高端家具漆面保护膜、高红外反射隔热膜、高级金属前挡/D系列前挡、高清膜、高清晰度原色膜、隔热护肤膜、固色金属磁控膜、光学复合膜片、光学级安全膜、光学膜基材、极致四银侧后档、建筑玻璃幕墙外贴膜、节能窗膜基材、卡本无机碳膜、抗UV白色PETG收缩膜、控高级侧后挡、扩散膜、蓝银、棱镜膜、离保基材、纳米陶瓷磁控银前挡系列、纳米陶瓷隔热膜、全防紫外线护肤膜、全防紫外线前挡、柔性触摸导电膜、三银/双银/单银高隔热前挡、色彩型、双向拉伸PETG收缩膜、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太阳能电池背材基膜、透明强化背板PET基膜、微透膜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民营企业综合;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MLCC;标普道琼斯中国;纳入富时罗素;破净;二线龙头;股权激励全样本;转融券标的;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挂钩标的;融资融券标的 |
300221.SZ | 银禧科技 |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改性塑料:80.5%;LED相关产品:12.51%;其他:6.75%;其他业务:0.25% | PC/ABS合金材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材料、高等级路面材料、聚苯乙烯材料、聚丙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聚氯乙烯材料、聚碳酸酯材料、聚酰胺材料、聚乙烯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基金重仓;非陆股通重仓;PEEK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题;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聚碳酸酯;小米产业链;OLED;3D打印;股权激励全样本;折叠屏;超涨 |
000859.SZ | 国风新材 |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薄膜材料:58.84%;其他:18.54%;新能源汽车配套材料:17.69%;塑胶建材:4.94% | BOPET电气绝缘薄膜、BOPET热封膜、BOPET热转移色带用基膜、BOPET烫金转移基膜、BOPET印刷及复合膜、BOPET映射膜、BOPP环保预涂膜系列、BOPP亮光系列、BOPP热封系列、BOPP消光系列、新能源电池集流体复合膜 | 高分子聚合物 | 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地方国企综合;国企综合;安徽省国资; |
5. 中国PEEK材料行业驱动因素
5.1. 国产替代政策支持
近年来,中国在高端材料领域加速推进国产替代战略,PEEK材料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之一,受到政策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22年至2025年间,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旨在提升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PEEK材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轻量化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医疗设备等领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PEEK材料的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为此,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将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纳入重点突破方向,并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鼓励本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例如,工信部在2024年提出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PEEK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上游原料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与研发补贴。这一政策导向不仅提振了国内企业的信心,也为PEEK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政策实施路径方面,政府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支持体系,推动PEEK材料国产替代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专项基金的设立为PEEK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例如,国产首套核电用合金材料获得了5000万元的补贴,类似的政策工具同样适用于PEEK材料领域。其次,进口替代目录的制定明确了PEEK材料的国产化目标,引导企业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的突破。以中研股份为例,该公司作为国内PEEK材料龙头企业,已实现千吨级工业化连续生产,并牵头制定PEEK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逐步掌握话语权。此外,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使得PEEK材料的上下游企业能够共享资源、联合攻关,从而缩短技术转化周期。DFBP(4,4'-二氟二苯酮)作为PEEK的核心原料,其国产化率已提升至70%,显著降低了PEEK的生产成本并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政策还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沃特股份通过引进LCP和PEEK材料技术,实现了高性能材料的稳定量产。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政策实施的立体框架,为PEEK材料的国产替代提供了系统性支持。
图表7: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收集PEEK专项基金拨款、进口替代目录更新、产业链协同项目数据-信息1
企业名称 | 企业简介 |
上海君华启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君华启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零件的应用研发、设计及制造。同时兼营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粒子、棒材、板材等原料及型材。经营目标。通过与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的科研、生产及使用单位的密切合作,推动聚醚醚酮、聚酰亚胺高性能塑料零件在汽车、电子半导体、包装机械、化工设备及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实现客户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促进行业进步。经营理念。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务实团队要:合作发展要:创新。制程能力。◇公司拥有德国高温双螺杆造粒机机组,可根据客户的技术要求,进行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粒子的配方设计及复合改性;◇公司拥有多台卧式及立式注塑机,可进行聚醚醚酮、聚酰亚胺高性能塑料零件成品的注塑成型;◇公司拥有多台高速仪表车、数控仪表车、数控车、炮塔钻铣床及高速数控精雕机,可以按照客户的图纸或样品顺利的加工出样品及批量生产;◇可以根据您提供的样品进行测绘出图及进行三维造型;◇公司具有非常优越的注塑及模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条件,可以配合客户顺利完成模具的设计制造;◇公司PEEK板、棒、管、片材的连续挤出生产;PEEK/PI应用领域及产品形式。我公司生产的聚醚醚酮、聚酰亚胺高性能塑料零件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子半导体、纺织印染机械、包装机械、医疗器械、石油化工机械及核工业领域,产品形式有:PEEK/PI自润滑耐磨轴套、PEEK阀座、PEEK螺丝、PEEK滑片、PI模盒、PEEK插拨、PEEK齿轮、PEEK高温耐磨滑块、PEEK调幅螺母、PEEK晶片夹等。我们非常愿意能有机会参与到客户对聚醚醚酮、聚酰亚胺高性能塑料零件新品开发的过程,以我们积累的聚醚醚酮、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塑料零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经验,针对材料选择、成本核算、产品设计、成型工艺的选择、模具设计制造及机加工注意事项提出我们的建议,协助您迅速完成产品设计、制造及采购过程 |
常州中诺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常州中诺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常州市高新区,交通非常便利,中诺致力于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加工、定制。在PEEK(聚醚醚酮)、 PI(聚酰亚胺)行业已有多年的生产加工经验。产品种类包含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成品零件和棒材/板材/管材/片材等型材。配备一体化的生产制造工艺,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为客户获得市场先机提供助力。 |
靖江市米同新材料有限公司 | 靖江市米同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PI)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型材及制品的应用研发及生产。 |
内蒙古磐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聚苯硫醚、聚苯硫醚砜、聚醚醚酮等高分子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
深圳市国誉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 深圳市国誉塑胶材料有限公司主营工程塑料材料,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材料。我们在珠三角有进口材料独立的仓库,其中含近四十种材料,上百种尺寸规格和各种形状的高性能塑料半制成品,如棒材,板材,管材和薄片。通过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无论是大批量的订单还是特殊要求的货物,无论是标准规格的半成品,还是需要订制改性的特殊产品,我们都可以按时向您供货。我们可以整进整卖,整进零卖,提供各种切割服务。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我们可以免费无条件的根据客户的图纸或者工况推荐用料。经过技术引进,深圳巿国誉塑胶材料有限公司非常愿意能够参与到客户的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塑料零部件新品开发的过程,以我们优质的供应链,在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塑料零部件在不同行业应用案例经验,针对材料选型,成本核算,产品设计,成型工艺的选择,模具设计以及机加工的注意事项提出我们的建议,协助您迅速完成产品设计,制造以及采购过程。在2014年,深圳国誉塑胶材料有限公司引进了聚醚醚酮(PEEK)注塑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所需产品进行注塑,加工。 |
南京润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目前公开信息较少,其可能在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专注于聚醚醚酮等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但具体业务和产品信息有待进一步公开披露。 |
广州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聚生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金1000万,坐落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PEEK)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首家拥有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PEEK)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立志成为专业的生物医用材料供应商。聚生拥有一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材料研发团队和专业的医用材料产业化管理团队,具备PEEK聚合物合成专利,建有洁净生产车间和先进生产线,并且通过ISO,13485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商品名:NATUREGEN(天地融),牌号:PEEK JS-S1已通过生物学相容性测试,符合YY/T,0660,和GB/T,16886标准要求。我们目前提供的PEEK材料包含,棒材、粒料、板材以及3D打印丝材。 |
深圳高泰祥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高泰祥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工程塑料材料,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我们在深圳有独立的仓库,其中含近四十种材料,上百种尺寸规格和各种形状的高性能塑料半制成品,如棒材,板材,管材和薄片。通过高效的库存管理系统,无论是大批量的订单还是特殊要求的货物,无论是标准规格的半成品,还是需要订制改性的特殊产品,我们都可以按时向您供货。我们可以整进整卖,整进零卖,提供各种切割服务。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我们可以免费无条件的根据客户的图纸或者工况推荐用料。经过技术引进,深圳高泰祥科技有限公司非常愿意能够参与到客户的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塑料零部件新品开发的过程,以我们优质的供应链,在聚醚醚酮(peek)等高性能塑料零部件在不同行业应用案例经验,针对材料选型,成本核算,产品设计,成型工艺的选择,模具设计以及机加工的注意事项提出我们的建议,协助您迅速完成产品设计,制造以及采购过程。在2015年,深圳高泰祥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聚醚醚酮(peek)注塑技术,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所需产品进行注塑,加工。 |
广州聚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聚生成立于2011年7月,注册资金1000万,坐落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PEEK)及其改性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首家拥有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PEEK)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立志成为专业的生物医用材料供应商。聚生拥有一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材料研发团队和专业的医用材料产业化管理团队,具备PEEK聚合物合成专利,建有洁净生产车间和先进生产线,并且通过ISO,13485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的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商品名:NATUREGEN(天地融),牌号:PEEK JS-S1已通过生物学相容性测试,符合YY/T,0660,和GB/T,16886标准要求。我们目前提供的PEEK材料包含,棒材、粒料、板材以及3D打印丝材。 |
山东津兰特种聚合物有限公司 | 山东津兰特种聚合物有限公司专注于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珍视创新与开拓精神,以营造地球和谐生存环境。特种工程塑料产品作为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同时作为膜材料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血液透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增长迅速。产品品种涵盖聚砜、聚醚砜、聚苯砜、聚醚醚酮、聚芳醚酮、聚砜-聚酰亚胺、磺化聚砜、磺化聚醚砜、磺化聚苯砜、磺化聚醚醚酮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 |
江苏普理新材料有限公司 | 江苏普理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从事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聚醚醚酮、聚芳醚酮和高性能新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复合制备及注塑挤出加工成型等。公司在聚醚醚酮、聚芳醚酮和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研发生产及复合加工等方面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是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技术及产品生产合作伙伴。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企业管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和卓越的技术服务能力。 |
上海仁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PEEK(聚醚醚酮),金属打印以及活细胞3D打印以及有限元分析。具有几十种肿瘤耐药细胞系,可开展肿瘤耐药的分子、细胞、动物实验以及活细胞3D打印以及肿瘤类器官的实验研究。 |
南京首塑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南京首塑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挤出、注塑、模压及机械加工,特别在PEEK(聚醚醚酮)、 PI(聚酰亚胺)行业有多年的生产加工经验。专业生产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成品零件和棒材/板材/管材/片材/毛细管/细丝等型材,为不同行业提供特种工程塑料成品零配件及半成品型材的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型材连续挤出生产线、大型卧式注塑机、立式注塑机、进口高精密注塑机、大型模压机、高精密数控车床、CNC加工中心、数控精雕机、线切割机、电火花机、其他车铣钻磨床等各种机械加工设备,根据客户的图纸或样品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挤出、注塑及模压模具,直到加工样品及批量生产。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公司已拥有上千种规格的挤出、注塑及模压模具,方便客户产品的选型及生产加工。公司专注于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PPS(聚苯硫醚)、PEI(聚醚酰亚胺)、PES(聚醚砜)、PSU/PSF(聚砜)、PPSU(聚苯砜)、PBI(聚苯并咪唑)、PAI(聚酰胺酰亚胺)等特种塑料零件的设计及选材,进行注塑成型及机械加工成型大小规格的成品配件。公司相继开发了上百种规格PI(聚酰亚胺)棒材、板材、管材及上千种规格PEEK(聚醚醚酮)棒材、板材、管材的模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用户的不同需求。另外,公司还专业经营PI(美国杜邦VESPEL聚酰亚胺)、PEEK(聚醚醚酮)、PPS(聚苯硫醚)、PEI(聚醚酰亚胺)、PES(聚醚砜)、PSU/PSF(聚砜)、 PAI(聚酰胺酰亚胺)、PBI(聚苯并咪唑)等原装进口特种工程塑料的棒材、板材、管材。南京首塑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依靠稳定的质量、卓越的服务、良好的行业渠道和技术优势,严格秉承“诚信、创新、品质、服务”的经营理念,逐步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满意和信任。 |
眉山市博时奕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眉山市博时奕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聚四氟乙烯、聚醚酰亚胺、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已为电力、通信、医疗、汽车、消防等设备厂家提供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交付。 |
南京方成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南京方成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特种工程塑料产品的挤出、注塑以及机械加工,特别在PEEK(聚醚醚酮)、 PPS(聚苯硫醚)、PI(聚酰亚胺)、 PAI(聚酰胺酰亚胺)、PEI(聚醚酰亚胺)、PPSU、PSU(聚砜)行业有多年的生产加工经验。专业生产PEEK(聚醚醚酮)、PPS(聚苯硫醚) 、PI(聚酰亚胺) 、 PAI(聚酰胺酰亚胺)成品零件和棒材/板材/管材等型材以及挤出异型材,产品主要种类 |
5.2. 下游产业升级需求
近年来,高端制造领域对轻量化、耐高温材料的刚性需求持续攀升,PEEK材料作为特种工程塑料的典型代表,正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以特斯拉Optimus Gen2人形机器人采用PEEK材料为例,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以塑代钢"创新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商业化落地。PEEK材料凭借其比强度达铝合金8倍、密度仅为铝合金1/3等显著优势,在实现设备减重的同时,可大幅提升整体性能指标。该材料具备的自润滑特性、耐腐蚀性能及阻燃特性,使其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应用更具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PEEK材料的市场需求正呈现多元化扩张态势。行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PEEK消费量已突破1980吨,预计到2027年国内PEEK材料市场规模将超167亿元。这一持续增长态势充分表明,PEEK材料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渗透率正稳步提升,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材料。
在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和航空航天等核心应用领域,PEEK材料的升级需求表现尤为显著。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为例,PEEK材料凭借卓越的绝缘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连接器及密封件制造,显著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医疗器械领域,PEEK材料已成功应用于骨科植入物产品线,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疲劳性能完全符合ASTM F2026-07标准要求,成为替代传统金属材料的重要解决方案。而在航空航天领域,PEEK材料在齿轮、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完美契合该领域对材料轻量化和耐高温性能的严苛要求。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PEEK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正在加速推进,特别是在技术门槛较高的细分领域,国内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以中研股份为例,该公司年产能已达1000吨规模,产品线覆盖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其技术储备和市场拓展能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下游产业升级进程的深入,PEEK材料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产业升级对PEEK材料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性能指标提升方面,更驱动了材料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突破。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应用场景中,对PEEK材料的性能要求日趋严格,这促使行业在合成工艺、改性技术和加工方法等关键环节不断优化升级。以PEEK的合成路径为例,其采用亲核取代反应方式,能够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完成对材料分子结构的精细调控,显著提升性能稳定性。与此同时,改性技术的突破为PEEK材料性能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添加特定填料或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可显著提升机械强度、耐磨性及耐热性等关键指标。需要指出的是,PEEK材料加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特点,正推动行业在设备工艺方面寻求突破,以降低产业化门槛并提升规模化应用的经济性。从需求端观察,机器人行业对轻量化材料的依赖程度持续加深,在执行器、支撑结构等核心部件中,PEEK材料的应用占比显著提升。以宇树科技G1机器人为例,其整机重量控制在47kg的优异表现,充分体现了材料应用与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效应。这种"需求牵引-供给创新"的双向驱动机制,不仅加速了PEEK材料的性能升级,更为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5.3.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近年来,PEEK材料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特别是在连续化聚合工艺、改性技术及复合成型技术等领域。这些技术进展不仅显著提升了PEEK材料的性能指标,更为其在多个高附加值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2-2025年间,国内在PEEK材料的复合化、功能化方向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发明专利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具体而言,黑磷-C60复合涂层、碳纤维增强体系、石墨烯复合材料等新型复合体系不断涌现,使PEEK材料的耐磨性、抗菌性和导热调控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机器学习和飞秒激光的表面处理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PEEK材料的抗菌改性,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显示,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高适应性碳纤维改性PEEK材质肩关节假体,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标志着国产PEEK材料在医疗植入物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已达到新高度。与此同时,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也推动了PEEK材料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以中研股份为例,通过采用5000L大型反应釜实现了千吨级量产,产品良率高达98%,单位生产成本得到显著降低。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PEEK材料的性能边界,也为后续的成本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从而加速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渗透进程。
图表8: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查询2022-2025年PEEK连续化聚合工艺、改性技术、复合成型技术专利及产业化数据-信息1
2022到2025年专利名称 | 2022到2025年专利权人 | 2022到2025年专利公开公告日 | 2022到2025年专利类型 |
一种黑磷-C60/聚醚醚酮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2023-06-09 | 发明申请 | |
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 | 2025-07-08 | 发明申请 | |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25-07-08 | 发明申请 | |
一种超亲水抗菌聚醚醚酮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25-07-08 | 发明申请 | |
在重质碳酸钠存在下的聚醚醚酮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2025-07-08 | 发明申请 | |
一种制备磺化聚醚醚酮的方法 | 2025-07-08 | 发明申请 | |
一种MOFs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2025-07-22 | 发明申请 | |
一种聚醚醚酮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2025-07-22 | 发明申请 | |
一种氮化硼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2025-07-22 | 发明申请 | |
聚醚醚酮骨植入物表面双金属离子水凝胶涂层的制备 | 2025-07-04 | 发明申请 | |
一种无全氟化合物聚醚醚酮水性不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25-07-04 | 发明申请 | |
一种石墨烯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2025-07-22 | 发明申请 | |
一种耐湿热高柔韧阻燃型聚醚醚酮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2025-07-04 | 发明申请 | |
一种聚醚醚酮的合成方法 |
6. PEEK材料生产技术分析
6.1. 聚合工艺关键技术节点
聚合工艺作为PEEK材料生产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通过单体分子间的链式反应构建高分子链结构。PEEK合成通常分为两个关键阶段:预聚阶段通过PES(聚醚砜)与PMDA(均苯四甲酸二酐)的缩聚反应生成低分子量预聚物;缩聚阶段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一步聚合,形成高分子量PEEK树脂。这两个阶段直接决定了材料的基础性能,包括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化学惰性等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持续提升,行业对聚合工艺的精细化控制日益重视。特别是在反应温度、催化剂选择、单体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关键参数方面,企业正积极探索更高效、更稳定的工艺路径。部分企业已尝试引入金属氧化物或有机锡类催化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同时通过优化PES与PMDA的比例来改善材料的结晶度和耐热性。此外,反应时间的精确控制也成为确保产品一致性的关键因素,过短可能导致聚合不完全,过长则可能引发副反应影响性能。因此,聚合工艺的优化不仅是提升PEEK材料性能的关键,也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实现国产替代的重要途径。
在PEEK材料的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催化剂选择、单体配比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最终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通常PEEK聚合温度需控制在300-400℃区间,以确保单体充分反应并形成稳定的高分子链结构。然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材料分解或产生杂质,温度不足则会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分布。因此,如何在保证反应效率的同时精确控制温度波动,已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催化剂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金属氧化物和有机锡类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高温环境下稳定性突出,有助于延长反应周期;而有机锡类催化剂则在低温条件下展现出更高的反应效率。此外,PES与PMDA的配比直接影响PEEK的结晶度和耐热性,科学配比可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反应时间的控制需结合催化剂类型和反应温度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聚合反应充分完成。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Q1,PEEK材料行业整体收入同比增长45.7%,净利润同比增长126.4%,这表明行业在技术优化方面的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对PEEK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工艺参数的精准控制将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PEEK材料行业在2024年至2025年初持续推进聚合工艺优化,重点聚焦高效催化剂开发、连续化生产工艺改进以及副产物回收利用技术突破。高效催化剂的研发旨在缩短反应时间、提升聚合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例如,浙江大学在2024年获得了一项关于离子液体支载催化剂制备聚醚酮的授权发明专利,该技术有望在未来工业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改进则致力于提升生产稳定性与规模化水平,相比传统分批式工艺,连续化工艺能更精准控制反应条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产品一致性。与此同时,副产物回收利用技术也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PES与PMDA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副产物,通过先进分离与提纯技术可实现循环利用,既减少环境污染又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PEEK材料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国内PEEK行业龙头企业中研股份(688716.SH)年产能已达1000吨,其募投项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体现了行业在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方面的双重趋势。未来,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PEEK材料的聚合工艺优化将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图表9: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调取2024年高效催化剂开发及连续化生产技术专利案例-信息1
2024年专利名称 | 2024年专利权人 | 2024年专利公开公告日 | 2024年专利类型 |
一种磺化聚醚醚酮负载单一催化剂直接制备质子交换膜的方法 | 2019-07-12 | 发明申请 | |
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磺化聚醚醚酮负载非铂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的方法 | 2019-06-14 | 发明申请 | |
磺化聚醚醚酮负载非铂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 2019-05-14 | 发明申请 | |
一种用离子液体支载催化剂制备聚醚酮的方法 |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 2010-11-10 | 授权发明 |
一种用离子液体支载催化剂制备聚醚酮的方法 |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 2009-01-28 | 发明申请 |
资料来源:Wind
6.2. 材料改性技术发展方向
材料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材料原有性能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的技术手段。对于PEEK(聚醚醚酮)材料而言,改性技术主要聚焦于提升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近年来,随着高端制造、新能源、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PEEK材料的改性需求显著增长。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等新兴领域,PEEK凭借其轻量化、高强度和耐腐蚀特性,正逐步替代传统金属材料。以常州优沃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深耕PEEK材料改性加工,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医疗器械、汽车制造等领域,充分展现了PEEK材料的多场景适配性。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材料改性不仅是提升PEEK附加值的关键路径,更是推动其在新兴市场渗透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进步,PEEK材料的改性方向正从单一性能优化向多功能复合化发展,以满足复杂工况下的多样化需求。
图表10: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收集PEEK共混改性中碳纤维/陶瓷填料添加比例数据-信息2
企业名称 | 企业简介 |
常州优沃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常州优沃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专业致力于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零件的设计、制造及应用。高性能塑料相对于其他普通塑料制品具有耐高温、自润滑、耐磨损、高强度、耐腐蚀等综合的优异性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的机械:电子电器、半导体光伏、分析仪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工业、化工工业、普通机械、食品包装机械、医疗器械、纺织印染及其他耐磨耐高温工业。公司拥有产品设计、材料改性、模具设计制造、注塑成型、模压成型、机加工等完整的工艺过程和稳定的制程加工能力,可根据客户的图纸或样品要求进行设计加工,现公司以配合客户开发PEEK、PI、PPS、PEI、PES、PSU/PSF等特种塑料零件上千余种,其中包括PEEK螺丝,PEEK螺母,PEEK接头,PEEK转接头,PEEK刃环,PEEK卡套,PEEK堵头,鲁尔接头,晶圆镊子,晶圆吸笔,PEEK吸笔头,PEEK二通,PEEK三通,PEEK四通,PEEK泵阀,PEEK轴承,PEEK滚轮,PEEK管,液相管路,PEEK定量环,PEEK轴套,PEEK密封环,PEEK密封圈,PEEK密封条,单螺杆压缩机PEEK星轮片,PEEK齿轮,PEEK齿条,PEEK垫片,PEEK阀座,PEEK球,PEEK点镀环,PEEK连接器,PEEK挤出头,PEEK止付螺丝,CMP环,PEEK隔离环,PEEK底座,PEEK无痕吸盘,磁力泵PEEK隔离套,PEEK支撑密封环,PEEK阀片,PEEK转向套,PEEK滑片,PEEK滑块,PEEK采油零部件,纺织印染机械零部件,门富士定型机螺母,门富士定型机链条内套,符合FDA医疗零部件,PEEK拨叉,PEEK插拨,PEEK扳机,PEEK外连杆支架,PPS滑块,PEI连接器,PEI插座,PEI耐磨块,PSU垫片,PI绝缘线路板,PI耐400度超高温聚酰亚胺零部件等。 |
上海普聚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普聚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提供聚醚醚酮(PEEK)等高端塑料制品精密注塑的高新技术企业,设有聚醚醚酮(PEEK)复合材料注塑工艺研发和设备改造事业部、精密注塑事业部和代理德国进口PEEK板、棒、管事业部(有德国企业授权证书)。公司生产的PEEK高耐磨汽车刹车真空泵叶片、刮片等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公司生产的PEEK精密注塑齿轮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公司生产的PEEK精密注塑产品广泛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化工、医疗、电子、机械等行业。公司先进的MES系统确保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及工艺参数的系统设定与监控。确保生产的可靠性、一致性。质量检测设备有,德国蔡司三坐标、进口高精密齿轮测量中心、进口齿轮啮合仪、日本基恩士光学测量仪、日本尼龙工具显微镜。公司通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经过近20年经验积累,可为客户新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量产节约成本。一流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和丰富的经验,确保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从选材、打样到批量生产的全套解决方案,支持按图纸开模注塑生产。 |
资料来源:Wind
在PEEK材料的改性技术中,添加增强填料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通过引入碳纤维、玻璃纤维、二硫化钼等材料,可显著提升PEEK的机械强度、耐磨性及导热性能,从而拓展其在高温、高压或高摩擦环境中的应用范围。以江苏润洲智造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PEEK材料中加入30%的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生产出的自润滑耐磨轴套、齿轮等部件已在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这类改性技术不仅增强了材料性能,还降低了对金属材料的依赖,符合当前制造业轻量化与节能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行业内的改性技术正朝着定制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根据客户具体需求,调整填料比例、分布形式及加工工艺,以实现性能的精准匹配。这一趋势反映了PEEK材料在细分市场的技术深化,也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增强型PEEK材料在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相对较高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价格敏感型市场的普及。因此,如何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成为当前改性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除物理改性外,化学改性技术同样在PEEK材料的性能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共聚、接枝或交联等方式,可改善PEEK的耐化学腐蚀性、加工流动性及表面性能,从而满足更严苛的工业环境需求。以重庆巨四福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PEEK涂料中引入特殊化学结构,使其在高温和化学腐蚀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附着力,广泛应用于海上平台、化工设备及航空航天领域。化学改性技术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可调控性,能够通过分子结构的调整实现材料性能的定向优化。这一特点使得PEEK在高端制造中的应用更加灵活,例如在半导体设备中,改性后的PEEK可用于制造晶圆镊子、真空吸笔等精密部件,既满足洁净度要求,又提升了设备使用寿命。然而,化学改性技术门槛较高,涉及复杂的合成工艺和严格的品质控制,导致其在行业内的普及速度相对较慢。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化学改性有望成为PEEK材料性能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并进一步推动其在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扩展。
6.3. 规模化生产瓶颈突破
PEEK(聚醚醚酮)作为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凭借其卓越的耐高温性、耐腐蚀性、高强度及电绝缘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制造和医疗植入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其规模化生产仍面临多重技术挑战。从实验室级(百克级)向工业化(吨级)转化的过程中,设备、工艺和成本控制构成关键瓶颈。实验室阶段通常采用小批量、高精度的反应条件,而工业化生产则需大规模反应器和稳定的工艺流程,这对反应器设计、材料耐受性及操作参数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PEEK合成过程复杂,涉及高温高压下的缩聚反应,其工业化生产还需解决能耗高、设备投资大等问题。此外,随着2024年行业进入成长期,市场对PEEK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但产能扩张受限于上述技术门槛,导致供需失衡加剧。在此背景下,突破规模化生产瓶颈已成为推动PEEK材料广泛应用的核心课题。例如,中研股份通过多年研发,已实现封端聚醚醚酮的工业化连续生产,其经验表明,唯有在设备、工艺和成本控制三方面协同优化,方能真正实现PEEK材料的规模化量产。
图表11: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获取PEEK反应器放大效应导致的传热传质效率下降实验数据-信息3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公司中文名称 | 主营收入构成 | 公司简介 | 主营产品名称 | 主营产品类型 |
301149.SZ | 隆华新材 | 山东隆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聚醚多元醇产品:98.02%;其他业务:1.98% |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在借鉴成熟工艺技术生产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的基础上,组织自身研发团队,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耗用,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制造优质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是国内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规模化生产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聚醚多元醇(PPG)及聚合物多元醇(POP)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生物质材料、聚醚生产、销售;环氧乙烷、苯乙烯[抑制了的]、3-氯-1,2-环氧丙烷(以上三项不带有储存设施的经营,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化工产品(不含危险、监控、易制毒化学品)、塑料制品、机械设备(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日用百货、聚氨酯轮、陶瓷制品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隆华新材CASE用聚醚多元醇、隆华新材高活性聚合物多元醇、隆华新材高活性软泡聚醚多元醇、隆华新材普通聚合物多元醇、隆华新材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 | 有机化工原料 |
301518.SZ | 长华化学 | 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普通聚合物多元醇:68.49%;高活性聚合物多元醇:24.35%;软泡及CASE类聚醚多元醇:5.85%;其他业务:1.3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26日,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工园,于202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产品涵盖软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其中高活性POP和高回弹PPG产品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公司产品在低气味、低VOCs、低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高端的软体家居、汽车等领域,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位于前列。公司始终秉持“推动低碳经济,引领科技化工,让人类享受健康舒适的美好生活”这一企业使命,积极布局“二氧化碳聚醚及高性能多元醇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套采用低温低压工艺技术的二氧化碳聚醚生产线,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替代部分石化原料,不仅在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更将碳减排与新材料进行了有效结合。二氧化碳聚醚具备优异的抗氧化、耐磨、耐化学品性能,是一种高性能、低碳、环保的绿色化工产品。新建的二氧化碳聚醚项目,不仅能助力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全力助推聚醚产业的绿色转型,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彰显了公司在推动化工行业低碳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 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POP、软泡用聚醚 | 化学试剂 |
600309.SH | 万华化学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聚氨酯系列:41.66%;石化系列:39.83%;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15.53%;其他:11.61%;其他业务:0.4%;产品间抵销:-9.02% | 公司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依托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产业化装置及高效的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未来产业五大产业集群。所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电子电气、个人护理和绿色能源等。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公司拥有九 |
7. 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7.1. 中研股份国产化替代路径
PEEK材料作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机器人轻量化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合成工艺的复杂性与精细控制方面。PEEK的合成通常需要经过单体提纯、聚合工艺控制以及后处理技术等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期的工艺积累和技术沉淀。例如,中研股份通过多年研发,成功掌握了5000L超临界反应釜的聚合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国产PEEK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PEEK材料的改性技术同样具有较高难度,如碳纤维增强、纳米填充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使得PEEK能够在保持轻量化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机械性能和耐久性。因此,PEEK材料的国产化进程需要企业在研发、工艺优化和市场验证等方面持续投入。随着国内企业逐步突破技术瓶颈,PEEK材料的国产化替代路径正日益清晰。
在PEEK国产化替代路径的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推进节奏和成效至关重要。首先,基础研究的突破是替代路径的起点。2022年,国内PEEK行业启动专项攻关,重点围绕材料性能优化、工艺流程标准化等方面展开。中研股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完成了关键技术的实验室验证,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中试平台的建设。2023年,中研股份完成工艺验证,标志着其技术体系已具备初步工业化条件。随后,2024年进入量产线改造阶段,中研股份通过扩建生产线,使产能达到1000吨/年,接近满负荷运行。这一阶段的完成意味着国产PEEK材料已具备稳定供应能力,为后续市场推广奠定基础。2025年,行业进入市场教育与重点客户导入阶段,中研股份与新松机器人等企业展开合作,成功将PEEK材料应用于关节模组等关键部件,实现减重25%、重复定位精度±0.02mm的显著提升。这一系列进展表明,国产PEEK材料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替代路径已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产业链的完善,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评估PEEK国产化替代的效果,需从国产化率的提升速度、进口替代的价值量以及产业链附加值的获取能力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国产化率的提升速度反映了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与产能扩张能力。截至2024年,中研股份在国内PEEK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30.57%,而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58.3%,成为国内第一大PEEK供应商。这一增长趋势表明,国产PEEK材料正在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替代进程显著提速。其次,进口替代的价值量是衡量替代深度的重要指标。由于PEEK材料主要用于高端制造领域,其单价较高,中研股份的产品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50%,这意味着每替代1吨进口PEEK,即可节省约400-500万元的成本。随着国产材料性能的持续提升,替代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最后,产业链附加值的获取能力决定了国产PEEK企业的盈利能力。中研股份通过覆盖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更高的利润率。2024年,其销售毛利率达到17.38%,销售净利率为2.2754%,显示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相比之下,进口PEEK材料的利润空间较大,但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市场渗透率。因此,国产PEEK材料不仅在数量上实现替代,也在价值链上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表12:PEEK材料细分龙头深度分析收集2022-2025年PEEK材料进口替代规模及利润率变化数据-数据1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日期 | 所属概念板块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营业总成本亿元 | 净利润百万元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百万元 | 销售毛利率% | 销售净利率% | 净资产收益率ROE% | 总资产报酬率ROA% | 2022到2025年每年营业总收入亿元 | 2022到2025年每年营业总成本亿元 | 2022到2025年每年净利润百万元 | 2022到2025年每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百万元 | 2022到2025年每年销售毛利率% | 2022到2025年每年销售净利率% | 2022到2025年每年净资产收益率ROE% | 2022到2025年每年总资产报酬率ROA% |
002562.SZ | 兄弟科技 | 2025-12-31 | 添加剂;全部A股;新质生产力综合;非陆股通重仓;非基金重仓;PEEK材料;民营企业综合;长寿酶(NMN);近期减持;减持;小市值;全A等权;全A(非陆股通重仓前100);成交主力;维生素;预增;股权激励全样本;超涨 | 9.19 | 8.93 | 20.91 | 20.91 | 17.38 | 2.28 | 0.67 | 0.71 | -- | -- |
8. 风险提示
1.技术壁垒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PEEK材料的生产工艺涉及复杂的聚合反应及改性技术,核心专利长期被海外龙头企业垄断。若国内企业无法在关键工艺环节实现自主创新,可能导致产品性能难以达标或生产成本持续高企,从而延缓国产化替代进程。同时,材料改性技术的快速迭代可能超出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形成技术代差风险。
2.下游应用拓展不确定性的风险:尽管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对轻量化材料存在明确需求,但具体应用场景的验证周期较长,存在技术标准调整或替代材料涌现的可能性。医疗植入物领域还需面临严格的临床审批要求,若生物相容性测试未达标或临床效果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市场空间的释放节奏。
3.原材料供应波动的风险:PEEK核心原料氟酮的全球产能高度集中,地缘政治或贸易政策变动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国内氢氟酸等配套产业链尚未完全成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将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此外,特种化学品环保监管的持续趋严可能进一步推高上游生产成本。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