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2025年5月10日,KKR 集团的一笔债务出售表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荡之后,华尔街愿意竭尽全力,以避免杠杆承销业务流向私人信贷领域。
杰富瑞金融集团(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 Inc.)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等银行在一笔价值 11 亿欧元(12.4 亿美元)的收购融资业务上输给了直接贷款领域的竞争对手。此后,这些银行同意为 KKR 收购 Karo 医疗保健公司提供低费用的循环信贷,以此来维持与这家私募股权巨头的合作关系。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交换,KKR 将从这笔被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等私人贷款机构抢走的交易中,将承销费(费率为 1.75%)的约 40% 分给这些银行。因相关事宜属于私密信息,这些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
这一不同寻常的安排暗示了银行在市场波动期间为维护客户关系所做出的努力,而这可能会在日后为它们带来业务。银行通常会避开那些费用微乎其微的未提取信贷安排,因为此类协议会占用本可用于发放更有利可图贷款的资金。如果银行真的在杠杆交易中提供此类信贷,通常会与利润更高的定期贷款或高收益债券一同推出。
然而,近年来,华尔街的杠杆融资部门通过追逐高收费交易,获得了投资银行业务三分之一的收入,如今他们可不想像 2022 年那样轻易放弃自己的部分优势。当时,他们因 “滞销交易” 而遭受损失,后来他们后悔自己当初不愿为收购交易提供支持,也不愿提供未提取信贷,而与此同时,直接贷款机构却在其业务领域取得了进展。
“银行在持续发展演变,” 伟凯律师事务所(White & Case LLP)负责为杠杆融资业务提供咨询的合伙人杰里米・达菲(Jeremy Duffy)表示,“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私人信贷的发展趋势,并相应地做出了反应。”
然而,2025 年剧烈的市场波动已经促使借款人转向那些比银行更能经受住市场波动的私人信贷基金。
卡罗(Karo)的银行贷款方,包括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以及 KKR 资本市场(KKR Capital Markets),提供了约 1.75 亿欧元的未提取信贷安排。而他们为收购这家瑞典消费健康公司所承诺的 11 亿欧元已提取债务,目前并未动用。
知情人士称,KKR 尚未签署该协议,最终选择了一笔同等规模的私人单一批次贷款,该贷款融合了次级债务和高级债务。尽管市场动荡,包括阿波罗(Apollo)、杰富瑞(Jefferies)和凯雷(CVC)在内的十多家贷款机构参与了这笔交易,该交易定价可能是欧洲直接贷款交易中最为紧凑的。
KKR 无论如何都决定向一些传统贷款机构支付一笔费用,因为在私人贷款机构介入前,4 月初的大约 10 天里,银行在市场动荡中承担了相关风险。KKR、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的发言人拒绝置评。杰富瑞的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鉴于未提取贷款如今可能成为银行手中的一个谈判筹码,人们越来越多地猜测银行多快会遇到类似卡罗公司这样的情况。
目前密切受到关注的一个案例是对西班牙废物管理服务企业乌尔巴瑟(Urbaser)的收购。私人信贷基金和银行正在竞争为一项融资方案进行承销,其中包括超 20 亿欧元的已提取债务。与此同时,据知情人士本月早些时候称,任何收购都可能需要约 15 亿欧元的担保和循环信贷安排。
“银行在这个市场上从长远角度来维护和培育客户关系,这并不奇怪,” 杠杆融资专家、福克斯法律培训公司(Fox Legal Training)的萨布丽娜・福克斯(Sabrina Fox)表示,“即使这意味着短期亏损,但从长远来看,获得收益的潜力要大得多。”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