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首尔,7 月 1 日(路透社)- 多年来,拉希姆·苏莱曼一直反复联系汽车制造商和其他潜在客户,推广他公司在爱沙尼亚建设的工厂生产的稀土磁铁,而爱沙尼亚是少数几个不在主要生产国中国之外的国家之一。
但在 4 月 4 日北京对用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的超强磁铁实施新限制后,苏莱曼收起了他的推销话术。他再也不需要它了。
苏莱曼表示,自从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期间收紧了对部分稀土的出口管制,使其出口量锐减,导致供应链陷入混乱并致使一些汽车工厂停工后,“电话就响个不停”。
此前,在欧洲、美国和亚洲新建工厂的企业曾报告称,在达成将海外生产磁铁的更高成本纳入其中的交易时谈判艰难。中国因劳动力成本更低、具备规模经济以及政府通过退税提供支持等优势,在磁铁生产领域占据优势。
但据路透社采访的十多位行业参与者(包括汽车制造商、磁铁制造商、稀土生产商、顾问和政府官员)透露,这场危机已导致许多客户在匆忙敲定交易时,弱化或放弃了对支付这些溢价的异议。
尽管来自中国的稀土磁铁供应开始恢复,但客户仍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感到担忧。
苏莱曼的公司 ——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NEO.TO)于 5 月在爱沙尼亚工厂启动了永磁体生产。他表示,现在 “所有人都想了解如何通过我们的工厂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称,自己并不担心找不到足够愿意支付溢价的客户 —— 相比通常购买中国磁铁的价格,溢价为每公斤 10 至 30 美元,而每辆电动汽车通常需要 2 至 4 公斤磁铁。
Neo 在爱沙尼亚的工厂初期产量较小,目前正为首个客户提供样品,苏莱曼拒绝透露该客户的身份。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Schaeffler,SHAn.DE)向路透社证实,其是该工厂的客户,但拒绝评论支付金额。
在韩国,据一家公司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在中国生产磁铁的 NovaTech(285490.KQ)的客户准备为越南制造的磁铁多支付 15% 至 20% 的费用,并补充说 “客户中有一种日益增长的危机感”。
该消息人士和另一位公司高管向路透社透露,这家销售用于三星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中国制造磁铁的公司,正投资至少 100 亿韩元(739 万美元)在越南建设一家工厂,该工厂将于明年初投产,利用合作伙伴在当地加工的稀土制造磁铁。
英国的 Less Common Metals 是中国以外少数参与稀土加工关键步骤(制造稀土金属和合金)的公司之一,该公司表示正在努力应对新的询价。
“现在,4 月 4 日之后,整个行业就像被人用牛鞭抽了一样,” 该公司大股东兼董事长格兰特・史密斯(Grant Smith)说。
他表示,Less Common Metals(LCM)已与众多使用磁铁的公司就寻找替代供应源展开了讨论,但拒绝透露这些公司的名称。该公司目前计划向法国及其他国家拓展业务。
行业参与者表示,尽管客户现在愿意支付溢价,但要在中国以外建立生产能力仍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 —— 目前中国占全球永磁体供应量的 90%。
而在中国以外购买稀土和磁铁需要多支付多少费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分析师和顾问指出,若稀土开采的溢价过高,消费者可能会减少使用;若溢价过低,则不足以支持中国以外项目的建设。
据行业参与者称,汽车制造商愿意支付更高价格以确保中国以外的供应,但他们同时正处于电动汽车价格战中,利润率已极其微薄,因此仍会对他们所认为的 “过高溢价” 感到不安。
一家稀土公司的高管表示,其公司已与汽车制造商展开讨论,后者准备为钕镨氧化物(NdPr)支付每公斤 80 美元的价格 —— 这是用于电机和发电机磁铁的一种稀土元素,该数据尚未得到路透社独立验证。
根据价格报告机构 Fastmarkets 的数据,这一价格较中国的 62 美元已存在显著溢价 —— 接近 30%。
这位因未获媒体发言授权而不愿具名的高管称:“采购部门的本能是节省每一分钱,但情况正在改变。他们意识到,工厂停产一个月造成的损失,比支付溢价保障供应的成本更高。”
关键矿产咨询公司 Project Blue 表示,钕镨氧化物的价格需达到每公斤 75 至 105 美元,才能支撑足够的产量以满足需求。
澳大利亚 Barrenjoey 则更进一步指出,钕镨氧化物价格需达到每公斤 120 至 180 美元,才能为全球约 20 个采矿项目构成的大规模生产浪潮提供资金支持。
一位欧洲汽车制造商的高管表示,其所在行业无力承担过高的溢价。他称,基于可持续生产认证,其公司已就其他关键矿产达成交易,溢价为 5% 至 10%。
该高管称,其公司的汽车面向全球销售,若不得不为所有中国以外生产的原材料支付高额溢价,则无法实现盈利。
分析师表示,尽管宝马(BMW, BMWG.DE)等部分汽车制造商已研发出不使用稀土的电动汽车,其他厂商也减少了车辆中的稀土使用量,但从中期来看,完全摆脱稀土并不可行。
Neo 公司的苏莱曼(Suleman)称,行业内所有人必须协同合作,以构建中国以外的稀土供应体系。
“我认为我们不应将此视为‘闸门已开’,进而随心所欲地定价 —— 我们需要承担责任,” 他表示,“客户明白溢价存在必要性,但如果溢价过高,我们将面临需求萎缩的风险。”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