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28日电- - -路透对消费者投诉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应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战,越来越多地采用抬高汽车销量的策略。
本月早些时候,路透社(Reuters)报道称,电动汽车品牌Neta和Zeekr已经安排在买家购买汽车之前为汽车投保,这一计划有效地夸大了销量,并给人一种公司达到定期目标的感觉。
但路透社查阅了三家被广泛使用的中国网站上发布的97份消费者投诉后发现,这种有争议的策略并不仅限于这两家公司,在业内其他地方也有使用。
在十多个案例中,买家表示,经销商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是专门为达到销售目标而设计的。
这些指控涉及中国一些销量最大的国内外品牌,包括本土冠军比亚迪(BYD)、丰田(Toyota)、大众(Volkswagen)和别克(Buick)。这三个外国品牌与国有巨头广汽集团(GAC)和上汽集团(SAIC Motor Group)合作运营中国业务。
虽然最早的投诉可以追溯到2021年,但大多数投诉是在今年和去年发布的,因为价格战挤压了一个对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至关重要的行业。
路透社查阅了12365auto.com和另外两个类似网站上发布的投诉。12365auto.com是一个用于解决消费者纠纷的第三方网站。这些平台要求车主验证自己的身份,并提交指控的证据。
在审查的大多数案件中,汽车制造商都公开回应,称他们寻求解决问题。
路透社无法独立核实这些投诉及其解决方案。
目前尚不清楚保险计划夸大了中国汽车销量的哪一部分。
上汽集团是大众(Volkswagen)和别克(buick)母公司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在中国的合资伙伴。该公司表示,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标准化的销售服务,但没有详细说明。
咨询公司Automotive Foresight董事总经理张豫(Yale Zhang)说,这种做法有效地掩盖了汽车制造商实际持有的库存数量。
张说:“这可能导致对行业内月度需求的错误判断,并导致生产计划的增加。”
消费者愤怒
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48名不同的买家在12365auto.com上表示,他们购买了新车,后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经销商投保了。
许多买家表示,他们觉得自己被经销商欺骗了,尤其是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汽车保险是用别人的名字登记的时候。
同样,2021年至2025年期间,在国有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运营的中华网315汽车消费者投诉平台上,也有26起单独的投诉。
另有23条在2022年至2025年间发布在由科技公司新浪运营的广泛使用的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上。
在这三个平台上的14起投诉中,比亚迪(BYD)、本田(Neta)、丰田(Toyota)、别克(Buick)和雪佛兰(chevrolet)品牌汽车的买家表示,经销商告诉他们,这种做法旨在提前预定销售,以达到目标。
去年12月在12365auto.com上针对上汽通用汽车经销商的一项投诉称,该汽车制造商要求60辆汽车在没有买家的情况下投保,以达到销售目标。
中华网4月份收到的另一份投诉称,去年7月,陕西一家比亚迪门店向一名买家表示,它为一批12辆车投保,以夸大销量。
李汽车、长安、一汽大众和吉利的买家也报告称,他们的汽车在购买前投保。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拒绝通过保险来提高销售数字,并表示将对投诉进行调查。
经销商投诉
另外,路透社发现,从2020年到2025年,29家官方媒体详细报道了对主要品牌经销商的投诉,包括比亚迪和长安,以及大众、通用、丰田、日产和本田等外国品牌,这些品牌都是由它们与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经营的。
这些媒体机构分布在15个省市,由地方政府控制和拥有。
在9起案件中,代表一汽红旗、上汽荣威、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和上汽通用的经销商向官方媒体表示,为未售出的车辆投保是为了提前预订购买,以实现销售目标。
本田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广汽本田禁止经销商在销售新车前购买强制保险,任何经销商如果被发现这样做,将受到严厉处理。
一汽红旗表示,它没有使用保险计划来预先确认销售,任何此类活动都不是公司的官方行为。
通用汽车中国说,它不要求批发汽车在购买前投保,它在销售报告中计算的是交付量,而不是保险。
比亚迪、广汽丰田(GAC Toyota)、吉利(Geely)、长安(Changan)、日产(Nissan)和李汽车(Li Auto)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路透社还发现,在2023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间,中国法院发表了五篇有关消费者将经销商告上法庭隐瞒购车前保险的文章。在其中三起案件中,法院判决要求赔偿的买家胜诉。另外两起案件的判决结果没有公布。
“零里程”
在中国,在到达买家之前就被预订为已售出的车辆被称为“零里程二手车”。这种做法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的,因为市场正在应对由长期产能过剩引发的长达数年的价格战。
100多个汽车品牌正在激烈竞争,以求在整合中生存下来,这加大了提振销量和夺取市场份额的压力。
跟踪该行业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使用两组数据。
汽车制造商向行业协会报告的批发数据显示了汽车制造商向经销商的销售,而根据强制性交通保险登记编制的零售数据显示了向用户的销售数量。
对在现有保险单下出售汽车的指控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一名凯迪拉克买家告诉一个地区广播节目,他发现这辆车在购买前投保了。
这种做法似乎是在2023年初价格战开始后开始流行的,当时以利车为首的几个品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根据保险登记发布每周销量排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批评这类信息不可靠,本月还指责它们加剧了“恶性”竞争。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