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跑输发达市场之后,新兴市场资产类别正迎来一个丰收年,此类股票基金2025年迄今已上涨17%,轻松跑赢发达市场股票基金逾六个百分点。摩根大通(JPMorgan)对新兴市场的看法在上个季度转为看多。现在,在重申这一积极立场的同时,该公司预计涨势将持续扩大并蔓延至中国股市,与此同时,高盛(Goldman Sachs)也预测,中国股市将在今年夏天迎来突破。
由刘劲津(Kinger Lau)撰写的高盛报告认为,“如果中美达成一项潜在的贸易协议,可能成为一个扫清不确定因素、推动中国股市重新定价的重大事件。”他提请注意,MSCI明晟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近期分别创下四年新高和年内新高。据《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报道,中美两国将于周一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会谈中把关税休战期再延长三个月,这为中国股市的复苏提供了额外动力。
刘劲津还提到了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5.2%的强劲增长、多个行业的政府刺激措施、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的复苏、从中国内地流入香港的创纪录南向资金流动规模,以及投资者对中国日益浓厚的兴趣与保守投资组合配置之间存在的脱节。尽管MSCI明晟中国指数在2025年迄今已上涨25%,但刘劲津押注该指数在未来12个月内将再上涨11%,达到90点,同时仍假设市盈率仅为12倍。
“内卷”已成为中国投资者中的一个流行词,它道出了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中的一种普遍感受,即尽管加倍努力,但由于激烈的竞争和恶性循环,上升通道依然受限。由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已推出多项举措,来解决其所认为的许多行业中存在的无意义竞争问题。
高盛指出,人民币升值的潜力以及DeepSeek和其他人工智能(AI)模型的出现,重新点燃了许多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不过宏观基金和对冲基金的仓位仍处于周期性低位。对中国市场重新关注的最佳例证或许是香港IPO参与度的不断提高。
摩根大通对中国的看法也充分意识到中国持续存在的基本面挑战,例如人口结构不佳、通缩压力(过去两年中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下降,而其他所有主要经济体国债的收益率都出现了上升)以及房地产行业和许多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他们看好中国股市投资逻辑的核心前提是,贸易不确定性已经见顶。
由米伊斯拉夫·马泰伊卡(MiIslav Matejka)领导的摩根大通股票策略团队认为,中国应是新兴市场投资组合的焦点。他们对MSCI明晟中国指数给出的估值是13倍的预期市盈率,并列举了他们看涨建议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内流动性充裕、利率下降之际家庭投资转向股市,以及政府为扶持经济和提高投资者回报所投入的资金支持。
摩根大通指出,自五年前中国“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整顿”开始以来,中国市场已成为资产配置者一个明确的、结构性的低配标的,而且大多数投资者仍持怀疑态度。该行认为,基本面虽仍具挑战,但已比较明朗,并且已在估值中得到充分反映。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