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太阳能巨头悄悄裁掉33%的员工

路透北京8月1日电- - -中国最大的几家太阳能企业去年裁员近三分之一,作为中国政府精心挑选的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之一,太阳能行业面临价格下跌和亏损严重的困境。

此次裁员凸显了中国各行业(包括太阳能和电动汽车)正在进行的恶性价格战带来的痛苦,这些行业正在努力应对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温不火的问题。全球每年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是使用量的两倍,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的。

路透社对公开文件中的就业数据进行的调查显示,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和通威股份(600438.SH)去年共裁员约8.7万人,占其员工总数的31%。

分析师表示,之前未报告的失业人数可能是由于公司试图遏制亏损而削减工资和工时而导致的裁员和自然减员。

裁员在中国具有政治敏感性,中国政府将就业视为社会稳定的关键。除了隆基去年承认裁员5%外,上述公司都没有宣布任何裁员或回应路透社的问题。

晨星分析师王诚(音)表示:“自 2023 年底以来,该行业就一直面临下行压力。2024 年,情况实际上变得更糟。到 2025 年,形势似乎会进一步恶化。”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 7 月的一份报告,自 2024 年以来,已有 40 多家太阳能企业退市、破产或被收购。

2020 年至 2023 年间,中国太阳能制造商疯狂新建工厂。当时,中国政府将资源从低迷的房地产行业转向其曾称为 “新三样” 的增长型产业,即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

这种建厂热潮导致价格下跌,而美国对东南亚多家中资工厂的出口产品加征关税,更是让惨烈的价格战雪上加霜。该行业去年损失达 600 亿美元。

更多后续举措

尽管分析师表示,今年是否继续裁员尚不明朗,但中国政府已愈发释放出有意干预以削减产能的信号。这导致 7 月多晶硅价格飙升近 70%,而太阳能电池板价格的涨幅则较为温和。

主要多晶硅生产商协鑫(GCL)周四向路透社透露,头部生产商计划成立一个类似欧佩克(OPEC)的实体,以调控价格和供应。该团体还将设立一个 500 亿元的基金,用于收购并关停行业内约三分之一的低质量产能。

7 月初,北京呼吁杜绝 “无序价格竞争”;三天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与太阳能行业高管的会议上承诺,将平息价格战并淘汰落后产能。

尽管中国政府尚未说明将在何时以及如何采取行动,但一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决心在今年当前五年规划结束前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东部的安徽省是制造业重镇。据两位因事涉敏感而不愿具名的行业消息人士透露,该省官员已于 6 月告知太阳能企业高管,要求停止新增产能,并关闭产能利用率不足 30% 的生产线。

安徽省一家太阳能企业的董事会成员表示,今年新增产能已需先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这一颇具影响力的国家规划部门的口头批准。由于相关讨论属于内部事宜,该人士要求不透露其公司名称。

难以轻易解决

但分析师指出,许多省级政府可能不愿大力整治产能过剩问题。这些官员的政绩与就业和经济增长挂钩,他们不愿看到本地龙头企业为了达成他人设定的目标而被牺牲。

天合光能董事长在 6 月的一场行业会议上透露,尽管国家发改委已于 2 月呼吁暂停新增项目,但今年仍有新的项目开工。

这种拖延态度反映出所需淘汰的产能规模之大。杰富瑞分析师刘艾伦(Alan Lau)估算,要让企业恢复盈利,至少需淘汰 20%-30% 的产能。

刘艾伦称:“中国存在大量过剩产能的行业有很多,比如钢铁、水泥,但过去从未有哪个行业出现全行业持续一年半现金亏损的情况。”

他表示,尽管太阳能行业的规模仅约为房地产行业的十分之一,但其企业层面的亏损规模却与房地产这另一深陷危机的行业相当。

“这是极不寻常、极为反常的现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