珈凯生物IPO“闯关”收北交所“9连问”

自6月30日,化妆品功效原料龙头上海珈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珈凯生物”)上市申报材料正式被北交所受理后,时隔不到一个月,7月24日,珈凯生物就迎来北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

问询函涵盖了5大方面共9大问题,北交所重点问询了其业务模式及产品技术先进性、化妆品原料资质合规性及产品质量风险、业绩增长持续性及产能消化能力、毛利率异常、供应商集中度等问题。

例如,在业务与技术板块,招股书显示,珈凯生物主要产品为化妆品功效原料,包括绿色天然原料产品和合成产品,其中,报告期各期(2022年-2024年)绿色天然原料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09亿元、1.33亿元、1.53亿元,占比为60.13%、61.06%、63.29%。自产产品包括绿色天然功效原料产品、生物合成原料产品,采购原料包括合成类原料、植物及其提取物原料,代工产品为化学合成产品,其中报告期各期绿色天然功效原料产品销售收入为1.08亿元、1.31亿元、1.51亿元。

北交所要求珈凯生物说明其各类产品是否均属于化妆品活性原料,技术路线、功能特性的区别,绿色天然原料产品和绿色天然功效原料产品的区别,各类产品中前五大商品(累计毛利口径)的名称、销售数量、单价、销售收入及占比、客户名称及客户性质,测算主要产品市场空间及市场占有率,说明其产品分类以及“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或服务分类”部分的数据是否准确。

还要求其结合产品与植物提取物原料的区别、研发及生产设备在研发、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说明其产品技术创新性是否依赖于外购原材料、外购设备。

此外,针对招股书中,珈凯生物提到的研发过程包括成分筛选、功效验证、工艺开发等步骤,拥有植物提取平台等5项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存在非专利技术,部分合作研发项目约定知识产权双方共有等内容,北交所要求其说明产品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前是否需要下游客户的认证或验证,并举例说明各类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完整过程,核心技术在研发、生产环节的应用和价值体现,结合与可比公司研发、生产技术,以及产品的功效、纯度等核心指标的对比说明其技术、产品的先进性。

专利上,要求珈凯生物说明对非专利技术的保护措施,合作研发过程中关于技术秘密、非专利技术的分享情况,其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是否涉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前单位的职务发明,是否依赖合作研发,各合作研发项目关于知识产权归属、使用、收益、处分等约定情况,是否具备独立使用相关知识产权并享有收益的权利。

在原料资质合规性及产品质量风险上,根据化妆品新规对新原料注册备案、原料目录等规定,北交所要求珈凯生物说明其与子公司是否存在生产新原料并按照化妆品和原料相关规定进行注册备案、安全评估、建立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体系等,生产原料是否均已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是否存在生产禁用或应该注册/备案而未注册/备案的产品的情形等等。

此外,北交所还要求其区分自主生产和代工模式,说明其质量把控和安全保障措施,代工模式中产品质量责任约定,报告期内及期后下游客户反馈原料使用或安全方面的问题,是否存在因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问题引发的纠纷或潜在纠纷。以及说明企业及子公司在生产经营资质、许可,研发、生产、经营、宣传等各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

关于整体业绩数据,招股书显示,珈凯生物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3亿元、2.18亿元、2.4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451万元、4752万元、5694万元,综合毛利率连续三年保持在63%以上,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均值。其表示,收入增长主要系化妆品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带动了原料市场规模扩张。

北交所直言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华熙生物、科思股份、辉文生物、创健医疗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要求其补充披露报告期内绿色天然原料产品、合成产品的明细构成情况,并进一步量化说明报告期内及期后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北交所还要求其结合产品类型、客户结构、定价机制、成本构成等方面差异,进一步分析收入、净利润波动与可比公司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在客户问题上,北交所要求其说明与主要客户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说明其未来业绩增长来源,是否具备开拓境内外其他化妆品品牌客户的能力等,并要求其说明产能利用率将持续上升的依据、业绩增长是否可持续,并追问其是否存在业绩下滑或大幅波动风险。

此外,北交所指出,珈凯生物毛利率连续高于行业且逆势稳定。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63.16%、63.69%、63.09%,而同期可比公司普遍下滑。北交所要求公司区分主要产品、业务模式、销售区域进一步与可比公司相应毛利率进行对比,并量化说明在产品单价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制造费用增长情况下,毛利率各期均保持稳定的合理性,同时提示结合期后采购、销售价格变动趋势、产品结构变动等,说明毛利率是否存在下滑风险。

北交所还点名了珈凯生物股权变动价格的剧烈波动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0年5月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价格仅为1元/股;同年10月又减资回1000万元,随后不足一年间连续引入外部投资者,价格从30元/股一路飙升至98.62元/股;2024年1月却又出现48.5元/股的“折价”增资。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历次股权变动的定价依据及公允性,2022年8月相近时间股权变动价格差异较大的原因、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并追问2024年嘉兴金彩等四位外部投资者及其股东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供应商集中且背景异常,亦被北交所聚焦关注。

北交所指出,报告期内珈凯生物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超过六成,第一大供应商兰州新伟荣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采购占比29.04%,但多家主要供应商实缴资本为0或实缴金额较低、参保人数较少。

北交所要求珈凯生物说明与注册/实缴资本较小、参保人数较少的供应商合作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追问是否存在专门或主要为发行人供应原材料或提供代工业务,同时核查主要供应商及其关联方与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或其他关键岗位人员等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潜在利益安排。

北交所还点名珈凯生物投入产出比异常问题。

北交所指出,2024年公司植物及其提取物原料采购量29.79吨,却产出绿色天然功效原料249.36吨,北交所要求公司量化分析说明主要原材料采购量、采购金额、耗用量、工时量与产品产量是否匹配,解释产品产量远高于原材料采购量的合理性,并对比同行业相同或相近产品投入产出比,追问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产能利用率不足却大额扩产,也成为监管问询的焦点。招股书显示,珈凯生物2024年绿色天然功效原料产能500吨,实际产量仅249.36吨,产能利用率49.87%,机器设备成新率仍高达85%,却仍拟募资3.1亿元用于“年产50吨功能性植物提取物项目”。

北交所要求结合公司目前土地使用权的面积,生产厂房与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产量的匹配情况说明募投项目拟新建厂房规模及用途的合理性,是否存在闲置风险,并模拟测算募投项目建成后资产折旧或摊销金额及对利润的影响,要求公司充分揭示风险。

另外,针对珈凯生物募集资金运用,北交所也提出了疑问。

珈凯生物拟募集资金30,955.92万元,均用于年产50吨功能性植物提取物项目,项目达产后年产50吨高纯度植物提取功效原料产品。而根据其招股书披露,珈凯生物2024年绿色天然功效原料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为49.87%,产能500吨,产量249.36吨,机器设备成新率85%,且尚未取得募投项目用地。

北交所要求珈凯生物进一步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募集资金规模合理性等。比如该项目与其已建项目的区别;拟生产产品具体类型及其与现产品的区别,与客户和下游应用需求、企业整体规划的匹配性;拟新建厂房规模和用途的合理性;拟购置设备的明细、设备购置必要性;是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还有募投用地的具体投资计划、各细项价格,以及定价依据和公允性,募集资金规模的合理性,说明募集资金置换安排的详细情况等等。

整体而言,在北交所看来,珈凯生物招股书还有诸多信息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披露,而若珈凯生物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顺利给出更清晰完整、更有说服力的回应,其上市进程或能有更进一步的进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