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路透社 Breakingviews)—— 向人工智能领域砸钱的投资者正面临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OpenAI。诚然,这家 ChatGPT 开发商的飞速增长有诸多值得兴奋之处,其年化收入今年有望增长两倍。但正如路透社周三报道的那样,该公司估值可能从 3000 亿美元骤升至 5000 亿美元,这意味着市场对其仍不成熟的商业模式抱有极大信心。一旦这种信心受到考验,紧随其后的聊天机器人开发商也将受到冲击。
在萨姆・奥尔特曼的带领下,该公司于 2022 年推出 ChatGPT,由此点燃了人工智能热潮。预计到 8 月,其周活跃用户将达到 7 亿。一位知情人士向 Breakingviews 透露,仅有不到 10% 的用户实际付费订阅每月 20 美元或 200 美元的套餐。市场的期望是,整体用户增长速度足够快,使得这一小部分付费用户就能覆盖响应查询的成本 —— 而这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支持。
研究公司 Ramp 的数据显示,OpenAI 在企业用户领域也占据主导地位,截至 6 月,在美国付费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中,有 34% 选择了 OpenAI。这一比例超过了竞争对手 Anthropic 的 10%。据彭博社报道,Anthropic 也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估值达 1700 亿美元,几乎是其 3 月时估值的三倍。
两家公司都实现了惊人的销售增长。据路透社报道,OpenAI 的年化收入有望在年底达到 200 亿美元,较去年的 55 亿美元大幅提升。彭博社称,得益于其模型在编程方面的优势,Anthropic 的年化收入可能达到 40 亿美元;而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该公司 2024 年底的收入为 10 亿美元。
但这样的增长是否足以支撑当下狂热的融资热潮,就是另一回事了。假设最乐观的情况:这些烧钱速度极快的企业到 2030 年能实现 27% 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与 Alphabet 或微软相当。若采用 10% 的贴现率和 3% 的终端增长率计算,OpenAI 和 Anthropic 的估值分别意味着,它们在 5 年后的收入需超过 2250 亿美元和 750 亿美元。而据 Visible Alpha 预测,届时备受青睐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英伟达的收入也仅为 3500 亿美元。
这是一个新兴市场,应用场景广泛,但裂痕已开始显现。标普全球的数据显示,由于早期应用中出现的困难和故障,今年有 42% 的公司终止了人工智能部署,较 2024 年的 17% 有所上升。
这一现象颇具问题,因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规模效应。无论是训练模型还是通过云端提供服务,成本都高得惊人。OpenAI 希望自建数据中心以控制成本,但这些努力需要时间。与此同时,像免费开放 “开源” 模型这类举措,可能会分流用户。
投资者似乎认为,OpenAI 及其同类企业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实现持续增长。倘若奥尔特曼即便坐拥种种优势仍遭遇挫折,这一关键假设便会崩塌。如今的趋势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技术能力的宣传也愈发夸张。若非如此,这些企业的经济模式便难以为继。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