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市场的五大惊喜

2025 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一幅复杂且常常矛盾的图景。消费者信心仍然低迷,房地产市场持续面临压力,家庭储蓄继续处于历史高位。

然而,除了这些头条新闻之外,消费者似乎已经悄悄地继续前进,正如我们在 2025 年 5 月发布的数据所反映的那样。事实上,全面观察 2025 年上半年证实了这一趋势:零售额在关键品类中攀升,航空旅行已超过 2019 年的水平,汽车出口已升至全球榜首,中国流行文化正在获得国际立足点。

在本期《中国简报》中,我们研究了更广泛的宏观信号,然后重点关注了凸显中国下一波消费浪潮的五个令人惊讶的新发展。这些不仅仅是小众趋势;它们是流动性、文化、资本和消费者行为结构性转变的预兆。

消费者信心仍然低迷

尽管多个行业恢复增长,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仍接近历史低点,并且才逐渐回升。对就业、经济稳定,尤其是持续的房地产低迷的担忧仍然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房地产继续严重打压市场情绪,新房交易(以售出平方米衡量)仍低于大流行前的水平。虽然消费者信心仅略有改善,但我们在 6 月份报告称,它仍远高于美国、西欧或日本等成熟市场的信心水平。

家庭继续积极储蓄

家庭的谨慎性也体现在储蓄行为上。2025年上半年,家庭存款总额达到163万亿元人民币。自 2020 年以来,个人储蓄率一直保持在 30% 以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新增家庭储蓄存款净额达到17.94万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上半年的11.46万亿元人民币和2024年上半年的6.53万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消费者倾向于将钱存入储蓄,这表明存在持续的不确定性,但也暗示着潜在的需求等待释放。

零售销售在特定类别中显示出弹性

虽然服装和化妆品等一些品类继续面临挑战,但最近的数据描绘了一幅愿意再次消费的中国消费者的图景。正如我们在 5 月份的报告中所写,中国消费者已经“继续前进”。3 上半年零售额同比增长 5%,超出预期,其中 5 月份的 6.4%增长尤为强劲。食品以 12.3% 的增长领跑。这是由于零食专卖店(例如 Hotmaxx)、会员和折扣零售商(例如山姆会员店、阿尔迪和区域连锁店)等新渠道的快速扩张、消费者向更健康选择的转变以及能量饮料和无糖茶等创新饮料类别的推出。

在电动汽车 (EV) 销量同比增长 37.2% 的推动下,汽车销量强劲增长 11.2%(图表 1)。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Syntun 的数据,这一势头的另一个迹象出现在今年的 618 购物节期间,该购物节的商品总价值 (GMV) 强劲增长了 15.2%。电器、运动和户外以及消费者健康等类别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出境游已全面恢复

旅行已经卷土重来。中国消费者再次大量飞行。202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出入境国际航空客运量分别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9%和13%。国内旅行继续激增,2025 年上半年出行量为 3.29 亿人次,比 2019 年增长 18%。

电动汽车正在增强信心和竞争力

也许中国工业和消费双重转型最有力的象征是电动汽车的繁荣。2024 年,电动汽车占中国乘用车(PV)总销量的 46%,高于 2019 年的 4%。2024 年第三季度,电动汽车的份额首次突破 50%,并继续占据当今所有汽车销量的约 50% 的份额。国内汽车制造商目前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到 2024 年,中国光伏市场份额合计将占据 58%,几乎是 2019 年 33% 份额的两倍。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品牌控制着近 90%的电动汽车市场,但仅控制了非电动汽车市场的 32%。

中国消费复苏的五个惊人事实

在上一期《中国简报》中,我对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指出新的市场数据有限。今天,情况明显不同了。尽管宏观指标仍然喜忧参半,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但一些鲜为人知的发展表明,中国在国内和全球舞台上的消费、创新和竞争方式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转变。这些变化或许不会占据每日头条,但却正在实时积极重塑中国经济的未来。

中国电动汽车是一种全球现象

其中最令人惊讶的发展之一是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在2023年超过了全球老牌汽车出口巨头日本和德国。2024年,中国出口汽车近550万辆,比2019年的72.5万辆增长了8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每辆车的平均单价从 2019 年的 47,000 元人民币翻了一番到 2024 年的 111,000 元人民币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出口额的迅速增长(图表 2)。

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出口中占据了主要份额,2024年中国光伏出口量的近40%,2025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占所有光伏汽车的近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2024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为427万辆,而特斯拉为179万辆,销售额为1080亿美元,而特斯拉为977亿美元。特斯拉、宝马和其他外国制造商利用中国作为电动汽车出口的生产基地和跳板,特斯拉将电动汽车从其上海工厂运往欧洲、澳大利亚以及印度、菲律宾和泰国等亚洲市场。

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不仅仅是低成本生产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创新和规模的故事。小米长期以来一直以消费科技公司和畅销智能手机制造商而闻名,他们于 2024 年 3 月推出了两款新的电动汽车车型,即小米 SU7,随后于 2025 年 2 月推出 SU7 Ultra,这让汽车行业感到惊讶。尽管 SU7 Ultra 的标价为 52.99 万元人民币,但在上市后的前 15,000 小时内就售出了 24 辆。而在 6 月,小米再次震撼了业界,SU7 Ultra 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上以仅 7 分 04 秒的单圈时间打破了量产电动汽车的速度记录。

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再在全球汽车竞赛中追赶。他们在设计、性能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

全球访华旅客数量创历史新高

尽管人们非常关注来自中国的出境游在疫情后令人印象深刻的复苏,但入境旅游正在经历一个不太广为人知但同样惊人的井喷式增长。继 2024 年入境航班激增 50% 之后,商务旅客和游客对中国的兴趣在 2025 年继续爆发式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接待了超过 3500 万入境游客,同比增长 19.6%,创下历史最高季度总数。2025 年上半年全年同比增长率达到 22%(图表 3)。

中国放宽入境限制并于 2024 年 12 月扩大免签证过境政策是入境旅客阶梯式增长的主要催化剂。中国现在为来自 55 个国家的旅客提供 240 小时免签入境服务,高于 144 小时。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拥有与世界主要航空枢纽的广泛连接的大型机场,仍然是全球旅客前往中国的天然入境点。但他们不仅在那里完成了他们的旅行:国际旅行者正在远远超出中国的特大城市,探索中国内陆和西部的更多旅游目的地,如成都、习安、昆明和重庆。

强劲资本市场为消费者增长提供资金

2025 年资本市场的复苏为中国经济活动的复苏提供了明确的指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平静之后,香港联交所(HKEX)的融资经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弹。2025 年上半年筹集的资金跃升至 1,071 亿港元,而 2024 年同期仅为 130 亿港元。在中国大陆,2025 年上半年有 51 家首次公开募股融资 373 亿元人民币,虽然尚未达到 2021-2022 年的峰值,但这是一个强劲的数字。

有趣的是,消费企业在这次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投资者对中国消费的中长期前景充满信心。2025 年上半年,香港十大首次公开募股(按募集资金计算)中有四宗是由消费公司执行的。两个受欢迎的零售品牌——内地茶饮连锁店蜜雪和古明——在十大 IPO 的排行榜上占据显着位置。蜜雪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店,全球门店数量为 46,479 家,超过麦当劳和星巴克,2025 年上半年在香港交易所的 IPO 收益排名第五。Mixue 拥有近 4,900 家海外网点,正在迅速进军全球市场。古明在此期间 IPO 前十名中排名第八。这些首次公开募股的收益将主要用于资助产品创新以及国内和国际扩张(图表 4)。

2025 年第二季度,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活动大幅增长,投资额达 2280 亿元人民币,是上一季度的两倍多,也是自 2022 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季度。包括最近宣布的涉及中国领先的连锁大卖场大润发和领先的奢侈品百货公司 SKP 的交易,这些数字将更高。

两个投资论点对投资者特别有吸引力。一方面,资产密集型零售和快餐店企业正在寻求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以降低成本、推出创新的门店业态、寻找新的上市渠道,并在中国以外的低线城市和市场寻求增长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信心逐渐恢复,由中国私募股权公司支持的全球品牌可能会加速向中国和亚洲市场扩张,以期复制 Amer Sports 和其他先驱者的成功,这些先驱者成功地针对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打造了全球品牌。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来自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者在东南亚和欧洲寻找可以从中国技术和创新中受益的公司。

中国流行文化走向全球

中国文化出口正在全球市场取得显着进展,其中视频游戏和收藏玩具处于领先地位。电子游戏《 黑神话:悟空》 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 30% 的玩家来自中国境外。该游戏以中国旅游地标为灵感,自 2024 年 8 月推出以来已售出超过 2800 万份,创造了 90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成为中国历史上收入最高的买入游戏。在鼎盛时期,它在流行的游戏平台 Steam 上的并发玩家数量达到了 300 万,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同时在线玩家数量。

游戏的影响力超越了数字领域。山西省拥有游戏 36 个景区中的 27 个,旅游业激增,其中禅宗古寺所在地小西天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三倍。此外,杭州的悟空主题艺术展在一个月内吸引了10万人次参观,而一场融合游戏和现场表演的交响音乐会巡回演唱会则吸引了九个城市的观众。

在收藏玩具类别中,Pop Mart 的 Labubu 角色已轰动全球。2024 年,Labubu 凭借韩国流行乐队 Blackpink 的歌手 Lisa 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的帖子在东南亚获得初步关注后,此后又扩展到北美和欧洲。蕾哈娜、金·卡戴珊和大卫·贝克汉姆等名人的代言提高了全球知名度。受北欧神话和欧洲经典童话故事的启发,Pop Mart 的 Monsters 系列收藏玩具(包括广受欢迎的 Labubu 角色)在 2024 年实现了惊人的 726% 的收入增长,达到 30 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 23%。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销售额目前占泡泡玛特收入的 39%,比 2021 年的 4% 有了阶梯式增长(图表 5)。

盲盒收藏玩具市场,曾经是一个小众品类,在过去十年中,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价值 100 亿元人民币的产业。Pop Mart 一直是该领域的关键参与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外国品牌在中国再次推出和扩大规模

尽管增长环境更加温和,但外国品牌继续在中国寻找扩大规模的沃土,近年来,一些新进入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户外运动服品类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过去几年推出了六个品牌或大幅扩大规模,现在的年收入超过 5 亿美元。相比之下,直到 2019 年,还没有一个户外专用品牌达到这一里程碑。过去五年,中国的户外运动服销量翻了一番,反映出消费者对积极生活方式和户外活动的兴趣日益浓厚。

这些品牌代表了不同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法国。虽然有些公司作为全资实体运营,但另一些公司则通过合资企业与中国公司合作,以开拓当地市场。外国品牌的复苏凸显了国际产品在中国的持久吸引力,并凸显了跨国公司利用中国不断变化的消费格局的机会(图表 6)。

结束语

尽管挑战依然存在,但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将比许多人预期的更具活力和全球参与度。中国消费者已经向前迈进,几个主要高价值类别的零售额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电动汽车。创新的激增和消费者行为的转变正在推动这一势头,使中国不断变化的消费格局成为值得密切关注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