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人工智能+”计划

“人工智能+”计划于2024年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目前正加速推进,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优先事项。最近,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五”规划(2026-2030年)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计划,凸显了该计划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AI plus”是什么意思?

“AI Plus”计划旨在促进人工智能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深入融合。

它呼吁利用人工智能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生产关系的深刻转变推动生产力的革命性突破,并加速以人机协作、跨部门融合和共享创新为特征的新型智能经济和社会的出现。

在建议文件中,这些努力得到了进一步阐述。“我们应该利用人工智能引导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将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产业发展、文化进步、公共福祉和社会治理,并努力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优势。”

文件称,“所有这些努力将促进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挥作用。”

为什么这对中国很重要?

一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建议文件的官方教科书解释了中国为何在各个领域推进“人工智能+”计划。

书中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项战略性技术,它将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尽管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位居全球前列,但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不足。

为应对这些挑战,该书指出,中国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倡议,发挥其完善的产业体系、巨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通过实际应用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此外,人工智能正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日常生活,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并催生了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和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必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人工智能+”计划有望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导向型发展,培育创新型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并推动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中国下一步会怎么做?

中国已制定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路线图。根据国务院8月发布的指导方针,中国计划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在六大重点领域的广泛、深入融合。届时,智能经济的核心产业将实现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也将显著提升。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智能经济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程度将不断提高,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进入智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具备实现这些目标的良好条件。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约占全球总数的60%,位居世界第一。在实际应用方面,中国已涌现出多个世界级人工智能模型,并形成了100多个标杆应用场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于友成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将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高。展望未来五年,于友成指出,通过拥抱场景化创新,不仅能够更好地连接技术与产业、弥合科研与市场的鸿沟,还能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余先生补充说,随着“人工智能+”计划的全面实施,中国的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加速,从而巩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最热点击文章(周TOP10)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

北交所热门(周TOP10)

    暂无文章

IPO动态(周TOP10)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