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市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贸易谈判的每一次波折做出反应,市场的短期噪音大幅增加。对美国通胀上升和经济放缓的担忧让消费者和企业感到紧张,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过于频繁地爆发。
为了帮助拨开这些噪音,彭博社询问了财富管理师和市场策略师,投资者用 10 万美元的资金可以在哪里寻求长期收益。
给出的想法涵盖了从科技(是的,其中包括 “七大科技巨头”)到保险和医疗保健股票、优质固定收益以及公开交易的私募股权股票等多个领域。当被问及如何将 10 万美元用于其他有趣的事情时,专家们的答案主要是旅行。有两位专家的美国梦幻之旅中都考虑了温尼贝戈房车,而另一位专家则渴望在新西兰的一块露台上观看日出。
对于希望利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按照专家的主题进行投资的投资者,彭博情报 ETF 研究助理安德烈・亚普建议了一些大致的替代投资工具,应该可以奏效。
谨慎布局成长型资产
核心思路:大约 12 至 18 个月前,我们开始将客户资金转向消费必需品等更具防御性的板块。近期这些防御性股票和价值型股票的上涨,促使我们减持了部分头寸。
现在,我们开始关注那些在全面回调中仍具备理想基本面的领域,例如处于上升趋势、拥有良好盈利增长和现金流数据的板块。我们一直在研究部分医疗保健股和金融股(金融板块仍是我们最青睐的板块之一),同时也在寻找估值合理的科技股,包括部分 “七大科技巨头”(Magnificent 7)成分股。
策略:
在科技领域,我们非常看好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其市盈率约为 17 倍,是少数派息的科技公司之一,这为市场波动提供了一定缓冲。随着时间推移,软件业务在其整体业务中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且利润率更高、收入具有重复性。我们也在增持微软(Microsoft),但鉴于其股价已上涨,建议等待小幅回调后再介入。
在金融领域,我们聚焦保险板块,进步保险公司(Progressive Corp.)是近期的心头好。上一季度,其财产险和汽车险保单数量同比增长 18%,股本回报率达 80%。该股波动性低于市场整体水平,市净率约 6 倍,资产负债表非常稳健。
在医疗保健领域,需谨慎选择严重依赖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或医疗补助(Medicaid)的公司,因为相关政策可能生变。我们看好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作为艾滋病药物领域的龙头企业,它在通过收购拓展肿瘤和肝病业务线的同时, earnings 持续远超预期。尽管其最新财报表现不及以往,但公司长期盈利潜力强劲,新业务线有望推动未来增长,且股息率约 3%。
宏观视角:
市场已收复此前跌幅的约四分之三,但我们仍持谨慎态度。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诸多潜在疲软因素,一季度的消费和库存数据多为 “提前透支的需求”,因此 5 月至 6 月可能出现需求回落。通常领先于硬数据的软数据(如情绪调查、预期指标等)仍显紧张。
从波动中获益
核心思路:我想对投资者说的是 “分散投资、分散投资、分散投资”。这与过去 15 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 当时投资者只需持有单一资产类别(美国大型科技股)即可。但那个时代已经结束,一个充满分化与波动的新时代正在来临。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散配置于不同地域、货币、行业及所有资产类别的策略中,以便从市场加剧的波动中捕捉机会并获益。
策略建议:
地域与资产分散:美国股市占全球股市比重超 60%,但这一比例可能下降。建议将 50% 的股票配置在非美国市场,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和新兴市场。我们认为美元将持续走弱,非美元资产将受益,此外,配置少量(5%)黄金也可能带来好处。
优质资产优先:鉴于股市波动剧烈且估值极高,构建更高质量的投资组合更为合适。这不仅意味着配置更高评级的债券,还需增加固定收益资产比重、减少股票持仓。优质债券(如机构抵押贷款债券)、高评级结构性债券(如资产支持证券)和高评级贷款(担保贷款凭证)均有望表现良好。
根据投资期限调整:对于 25 岁、投资期限达 40 年的投资者,其 401 (k) 养老金计划可全部配置股票,因为从数十年周期看,股票的复利回报绝对更高。但对于投资期限较短的投资者,如今需要比几年前更平衡的投资组合。
宏观展望:
过去 15 年左右,美国经济表现大幅超越全球其他地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分得益于全球化。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美国已单方面决定放弃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世界将在政治和经济层面更加分化,全球经济的生产力和效率也将下降。这一趋势将导致一个新周期:即便财富未被摧毁,其增长速度也必然低于原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对投资者而言,“单一押注美国股市(尤其是美国最具创新性的公司)” 的时代已经终结。
走向国际化
核心思路:我们对美国市场短期持中性态度,但长期看好。我们对亚洲新兴市场更加乐观,其中东盟国家和印度表现亮眼。总体来看,亚洲的经济增长优于其他任何地区,而且我们正经历从全球化到区域化的范式转变。随着中国将大量低端制造业转移至越南、菲律宾、斯里兰卡、墨西哥等地,这些国家已从中受益。我们对欧洲也略有超配,重点关注德国,同时看好工业股,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材料和航空航天板块。
策略建议:
东南亚与印度:东南亚国家存在大量区域内贸易,新加坡在某种程度上正从香港手中接过财富创造的接力棒。我们认为,随着关税影响持续,中国将生产设施转移至海外的趋势仍将延续。我们看好印度 —— 其经济高度多元化,人口结构非常年轻,未来有望释放巨大生产力。尽管印度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但其未来 5 至 10 年的增长潜力巨大。
欧洲机遇:欧洲长期缺乏统一的工业或国防政策,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反而成为了欧洲的 “团结催化剂”。如今欧洲希望制定自主的工业政策,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已表示,欧洲需要优先提升自给自足能力,尤其是在半导体和食品领域。此外,欧洲现在需要增加国防开支。这为欧洲工业、航空航天和材料板块的股票带来了机会。矛盾的是,欧洲在国防和尖端武器上的支出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让美国受益,因为航空航天和国防是美国的重要出口产业。航空航天领域的公司数量有限,但相关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以及部分生产飞机发动机的汽车公司值得关注。
宏观展望:我们正处于政治、经济和金融范式转变的起点。显然,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许多领域将发生更多变革。我们有望进入这样一种环境:美国市场期待的财政紧缩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同时美联储则在放宽货币政策。因此,需要关注经济 “引擎” 的换挡节奏。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有所反应,接下来我们将观察美国放松监管的政策和预算程序如何演变。
买入大型私募股权公司
核心思路:我们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担心当前所有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市场难以迅速大幅上涨。因此,我肯定会将 10 万美元中的 10% 甚至 15% 配置为现金,因为如果市场进一步下跌,手中需要留有 “干粉”(备用资金)。我真正看好的一个领域是黑石(Blackstone)和 KKR 等公司,它们的股价曾跌至低点,跌幅达 40%。尽管有所反弹,但反弹幅度不及其他股票。从长期来看,我看好波音(Boeing),原因很简单 —— 它 “大而不能倒”。
策略建议:
私募股权巨头:尽管市场已收复约四分之三的失地,但黑石和 KKR 的反弹幅度甚至未达到其跌幅的三分之二。我明白,如果情况恶化,这些股票可能继续承压,但它们的股价已反映了比大盘更多的负面预期。它们还会继续下跌吗?当然可能。但在下跌 40% 后,它们还会大幅下挫吗?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擅长在危机结束后利用困境获利 —— 当市场 “血流成河” 时,它们会入场收购廉价资产,这是它们的专长。我倾向于逐步买入这些股票,并在未来六个月内采用美元成本平均法(定期定额投资)。
波音的长期价值:波音是全球仅有的两家商用飞机制造商之一,对国防工业也至关重要。它 “大而不能倒”。欧洲需要加强国防建设,因此许多美国承包商将从中受益。波音股价自 2018 年以来持续下跌,目前终于趋于稳定。它不可能一直低迷下去。这绝对是一项长期投资,建议每月买入一点,持续一年,然后持有五年。
宏观展望:我不认为与中国达成的协议已消除了市场当前定价中反映的所有不利因素。我们确实看到市场出现了一波上涨,但这不过是熊市中的反弹而已。这并不意味着当前肯定是熊市反弹、市场将大幅回落。但历史上曾有过类似情况:即便市场估值高企,股价仍能重新测试历史高点,最终却大幅回落。目前市场估值依然偏高,盈利预期正在下调。我担心,尽管贸易方面传来一些好消息,但这些消息是否足以像人们期望的那样迅速扭转盈利前景,仍是未知数。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