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化,一种导致收益不断减少的超竞争状态,已成为中国所有经济问题的代名词,也是其商品市场的显著特征。
解决这一问题近来已上升至政策议程。官员们已强烈谴责产能过剩和残酷竞争,这些因素导致近三年工厂出厂价格持续下跌。这已威胁到经济目标,并引发了指责,称全球最大的工业材料生产国正用其过剩产量淹没全球市场。
从钢铁等烟囱产业到太阳能等新经济驱动力,北京历来优先考虑供应安全而非盈利。如果现在目标是解除这一政策,投资者将需要识别管理产能过剩的讨论何时转化为实际成果。以下是五个要点,帮助您跟踪进展。
钢铁利润空间
反产能过剩的鼓声在该国每年生产 1 亿吨的钢铁行业中最响亮。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的需求崩溃使该行业直接处于北京政府的打击范围内,3 月份政策制定者承诺采取措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伍德麦肯兹有限公司预测,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十年过剩产能可能上升至 2.5 亿吨。
政府或许仍会坚持减少产能,但从产量吨数来看,钢铁厂似乎正将市场引向正确方向。6 月份超过 9%的大幅削减使上半年产量降至五年来的最低点。只要工厂能在下半年展示出正利润率,UBS AG 澳大利亚分析师拉奇兰·肖表示,“政府进一步减少钢铁生产的干预将微乎其微。”
铜加工费
政府对待铜冶炼厂的态度更为温和,因为他们的产品被认为对高科技和绿色制造至关重要。但这对于提高盈利能力毫无帮助。冶炼厂将精矿转化为精炼金属所收取的费用处于历史低点,现货价格更是深陷负值。
这些处理费用反映了全球矿石的稀缺性,以及中国冶炼产能的持续扩张,导致太多企业争夺有限的业务。更高的全球铜价应该激励矿工开采更多矿石。不可持续的冶炼亏损最终将缩小中国产能。无论如何,处理费用是一个关键的观察指标。
多晶硅价格
太阳能是另一个被放任自流的未来友好型产业。光伏板制造商增加了太多产能,即使中国安装量创纪录的增长也被淹没。现在,这种增长正在放缓,不断加剧的保护主义正在扼杀出口。该行业的自律措施效果不佳,导致制造商承受巨大亏损,政府也已表达其担忧。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基本建筑材料,价格是衡量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经过数月停滞,随着交易商权衡北京重新关注过剩产能,价格开始上涨。如果行业整合或政府积极干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涨幅,例如通过惩罚那些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来争夺市场份额的公司。
精炼运转量
炼油业是政府在 3 月份另一个目标行业,这表明随着经济电气化,中国对交通燃料的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顶峰。按盈利能力衡量,这是该国表现最差的商品行业。最容易受到影响的都是那些被称为茶壶的小型私营企业,它们主要位于东部省份山东,占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以上。
自年初以来,压力锅的开工率不断上升。美国对伊朗原油的更严厉制裁以及燃料油税收优惠的取消压缩了利润空间,迫使它们将开工率削减至产能的 50%以下,这个水平大致上是区分盈利和亏损的界限。而它们的国家支持竞争对手则情况要好得多,任何产能削减都可能首先在压力锅中显现。
煤炭消费
中国的庞大煤炭行业是个特例,因为政府明确要求矿工将产量提升至创纪录水平,以避免重蹈本世纪初因电力中断而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然而,结果却与其他行业相似:价格暴跌,盈利能力锐减。
本周,煤炭行业组织对“内卷式”竞争和国家供应过剩的负面影响发出警报,而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加,且国家气候截止日期日益临近。总体而言,采矿能力的提升被视为政策成功。真正的考验将在明年到来,届时政府承诺将开始减少主要燃料的消耗。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