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即将推出AI语音控制功能 改变iPhone使用方式

苹果为新版 Siri 打造的即将推出的语音控制功能,若能正常运行,或许会成为一款不事张扬却大获成功的功能。此外:蒂姆・库克通过供应链的微调(以及一块金条)安抚了特朗普;苹果正完成 iOS 26 和 Liquid Glass 1.0 的收尾工作。最后,这家 iPhone 制造商已有第五名人工智能工程师跳槽至 Meta。

苹果今年决定推迟下一代 Siri 功能的发布,这在公司内部引发了一场风波,导致管理层人事变动,也向公众凸显出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已落后不少。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围绕此次推迟的哗然声浪,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最令人失望的核心原因。许多苹果观察人士惋惜的是,Siri 将无法调用个人信息来更好地处理用户请求 —— 比如,查找朋友发来的某个特定文件、定位别人通过短信分享给你的一首歌,或是从你的照片中提取出驾照号码。

这项功能是 2024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 Siri 演示的亮点,当时苹果展示了这款语音助手从短信、邮件和地图等多个渠道调取信息,进而生成行程安排的能力。该 Siri 功能还曾出现在一支现已下架、由贝拉・拉姆齐出演的电视广告中,而这则广告让苹果陷入了虚假宣传的诉讼。

因此,当这项功能被推迟时,确实令人遗憾,但在我看来,这并非最关键的事。真正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是苹果几乎未曾提及的升级版 “应用意图”(App Intents),它或许能让 Siri 最终成为 iPhone 真正的免手动控制器。

新版 “应用意图” 意味着:仅凭你的声音,你就能让 Siri 找到特定照片、编辑并发送出去;或者在 Instagram 帖子下评论;或者滑动购物应用并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又或者无需触碰屏幕就能登录某个服务。本质上,Siri 能够像你自己操作一样 —— 精准地在应用自身界面内操控各种应用。

如果苹果能把这件事做好,这就不只是一次提升易用性的优化 —— 更是对近 15 年前 Siri 所承诺愿景的兑现。同时,这也是苹果下一代硬件发展的关键所在。该公司即将推出的家用设备(明年计划推出的智能显示屏,以及之后的桌面机器人)都将依赖这项技术实现自然运行。

如果没有新版 “应用意图”(App Intents),这些产品的吸引力可能会甚至不及亚马逊和字母表公司(Alphabet)旗下谷歌五年前推出的设备。这也是为什么 Siri 的延迟会对公司其他产品计划产生连锁影响 —— 智能显示屏的发布已因此被整整推迟了一年。

苹果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在公司内部,测试并完善这一功能已成为其全球数据运营团队的首要任务。该团队负责将 Siri 和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输出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排查错误并为潜在的修复方案提供信息。苹果不希望再因承诺过多而兑现不足登上新闻头条。

目前的计划是,在明年春季推出这一功能,同时对 Siri 的整体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并对其展开大力营销。但据我所知,公司内部存在一些担忧。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确保该系统能与足够多的应用兼容,且精度足以应对高风险场景。他们担心软件在那些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领域出现故障,比如健康类或银行类应用。

多年来,用户一直受困于 Siri 无法理解自己的指令。如果手机误解了你想查询天气的城市,或是把你导航到了错误的餐厅,这固然令人恼火,但还不算严重。但要是让如今的 Siri “大脑” 去控制你所有的应用,显然风险会大得多。

这也是苹果要等待新版 Siri、且不会在第一天就向所有用户全面推送的原因。目前,相关测试已在部分第三方应用中展开,包括优步(Uber)、AllTrails、Threads、 Temu、亚马逊(Amazon)、YouTube、Facebook、WhatsApp,甚至还有几款游戏,此外苹果自家的应用也在测试范围内。对于银行业务及其他敏感类应用,苹果正考虑严格限制 Siri 可执行的操作 —— 或者干脆将这些领域排除在外。

这不仅仅是要让 Siri 变得更智能,更是要为苹果的生态系统赋予一种全新的、语音优先的交互界面。如果苹果真能将其推向市场(这其中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它很可能会成为一款让众多用户始料未及的热门功能。

蒂姆・库克用一根金条 —— 以及对 iPhone 玻璃的一处微小改动 —— 安抚了特朗普。多年来,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一直自豪地强调,iPhone 的玻璃是 “美国制造”,这得益于与康宁公司(Corning Inc.)的长期合作。但苹果上周暗示,这种说法并非完全属实。作为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新协议的一部分,该公司承诺将开始在美国生产所有 iPhone 和 Apple Watch 的保护玻璃,这意味着此前部分玻璃材料来自其他地方。

公平地说,库克此前或许并未声称所有 iPhone 玻璃都是美国本土生产的。但他在 “美国制造” 的宣传中频繁提及与康宁的合作关系,以至于许多人很可能默认情况就是如此。以 2021 年的一份新闻稿为例:

在苹果先进制造基金的支持下,两家公司的专家携手研发出一种新型微晶玻璃。这种玻璃的强度源自纳米陶瓷晶体,其生产地为康宁位于肯塔基州哈罗兹堡的工厂 —— 每一代 iPhone 的玻璃均产自该工厂。

据称,事实证明只有一部分玻璃产自肯塔基州,因此最新的承诺意味着一项显著变化(在美国本土生产 Apple Watch 玻璃也是新举措)。但这仍然是一个颇具象征性的举动。苹果玻璃生产中,大部分成本和复杂工序都来自于海外的切割和精加工环节。肯塔基州仅仅是原片玻璃的生产地。

如果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这主要是为了表面形象,不妨看看其投入规模:苹果表示,此次与康宁的合作调整将涉及 25 亿美元的支出。这听起来或许颇为可观,但只要想想苹果宣称未来几年将在美国投入总计 6000 亿美元,就会发现 25 亿美元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这笔 6000 亿美元的支出中,很多原本就已在计划之内,但无论如何,25 亿美元的占比都极小。

上周库克在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会面时,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瞬间。他向总统赠送了一块镶有玻璃的金条 —— 而黄金正是特朗普最喜爱的材质。会面期间,特朗普宣布苹果将免受新的 100% 芯片关税影响。我并不是说金条是为换取关税减免而赠送的,但苹果对每一次赠送都精心策划,而这次显然有明确的目的。

简而言之,库克正试图让特朗普相信,苹果正在调整其业务运营以顺应他的议程。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在向公众宣扬这一理念。此事风险很高:库克或许觉得,为了让特朗普满意,他几乎需要做任何事。但这一切会如何影响消费者,仍有待观察。如果能避开这整场闹剧,一些消费者或许愿意为 iPhone 多花一点钱。另一些人则毫不在意,他们对库克尽其所能保护股东利益、维持低价的做法感到满意。

苹果即将完成 iOS 26 系统和 Liquid Glass 1.0 版本的开发。由于公司准备在 9 月上半月推出 iPhone 17 系列及其他新产品,苹果工程师正临近完成 iOS 26 及配套操作系统的截止日期。而且,随着该软件的第五个测试版于上周发布,显然我们已非常接近最终公开版本的发布。

最新的测试版使用起来相当流畅,苹果无疑在整体性能和电池续航方面进行了优化。最新测试版中最显著的变化包括:解锁 iPhone 时以及在控制中心滑动不同板块时出现的弹性动画,还有相机应用中可反向滑动切换模式(如视频、照片、人像和全景模式)的功能。

灵动岛(Dynamic Island)界面中还新增了低电量提醒的设计。这让我不禁思考:还记得三年前苹果在 iPhone 14 上推出灵动岛时,宣称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对其进行改进和功能扩展吗?然而,除了偶尔做些微调外,苹果几乎没对它做过什么实质性升级。这又是一个苹果推出某项功能后便基本不再关注的例子。

要是你之前听过这个说法,就打断我:苹果又有一位人工智能工程师跳槽到了 Meta。上个月,我曾披露过苹果已有四位知名 AI 模型工程师加盟 Meta 平台公司旗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其中包括曾担任苹果基础模型部门负责人的庞若明(Ruoming Pang),以及他手下的三位工程师 —— 马克・李(Mark Lee)、汤姆・冈特(Tom Gunter)和张 Bowen(Bowen Zhang)。我还报道过弗洛里斯・韦尔斯(Floris Weers)的离职消息,不过他并未加入 Meta。

如今,第五位 AI 研究员正从苹果的模型团队离职,前往 Meta,他就是朱 Yun(Yun Zhu)。他将加入超级智能实验室旗下现有的基础模型团队。对于苹果的 AI 模型团队而言,这段时间处境艰难 —— 由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推进成果不尽如人意,该团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据称,由于士气低落,再加上 Meta 开出的极高薪酬,短期内很可能还会有更多人离职。

问:您认为苹果平台上的搜索功能将如何发展?

答:在未来几个月里,这个问题将成为苹果的一大核心议题。一方面,苹果与谷歌每年价值 200 亿美元的搜索合作协议可能很快会被美国政府打破。谷歌向苹果支付高额费用,使其搜索引擎成为苹果设备上的默认选项。如今,苹果有机会彻底重新思考搜索业务。该公司已暗示,可能会与一系列新型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引擎合作,并将它们整合到 Safari 浏览器中,为谷歌、雅虎、必应、DuckDuckGo 等传统搜索引擎提供替代选择。正如我之前报道的那样,苹果也在研发内部解决方案。该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 “答案、知识与信息” 团队(简称 AKI),目标是打造一款类似 ChatGPT 的搜索产品。

问:Mac 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答:Mac 正处于一个有趣的位置:销量仍在增长,但给人的感觉是,许多苹果粉丝不再那么频繁地升级设备了。这可能是因为苹果自研芯片的性能和耐用性已经变得非常出色。即便是像我这样的苹果忠实用户,现在仍在使用 M1 系列的 MacBook Pro。原因何在?我实在不觉得 M2、M3 和 M4 这几代芯片的提升幅度足以构成一次飞跃(在使用英特尔芯片的那些年,由于性能不佳,一台 Mac 用不了一两年就很难再继续流畅使用了)。这意味着,要让我对升级设备产生兴趣,就得有一些全新的东西。而配备 OLED 屏幕的升级版 MacBook Pro 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这款产品将于 2026 年底至 2027 年初推出,预计将搭载 M6 芯片。这款 Mac 的变化足以最终推动用户升级。但我们还得等待:在该机型推出之前,苹果正准备于明年初发布搭载 M5 芯片的 MacBook Pro(采用 2021 年款的同款外观设计)。

问:苹果会在美国生产 iPhone 吗?

答:正如我一段时间以来所暗示的那样,在任何情况下,苹果都不会在短期内(至少是近期)开始在美国大规模生产 iPhone。从成本、规模和工程技术的角度来看,这根本不可行。即便是在印度,苹果也花了近十年时间才让生产步入正轨,达到能够生产占相当比例的 iPhone 的程度。而未来那些最复杂的机型 —— 包括可折叠款和 20 周年纪念版 —— 一开始很可能仍将只在中国独家生产。在上周椭圆形办公室的会面中,库克本人也表示,最终组装工作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在海外进行(尽管他极力淡化这一点,称这只是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个人认为,即便真有那么一天,未来十年内也不会实现。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热点击文章(周TOP10)

    暂无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

北交所热门(周TOP10)

    暂无文章

IPO动态(周TOP10)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