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Q2毛利率为何逼近20%行业警戒线?

福布斯中国-8月7日晚,中芯国际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公司整体实现销售收入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环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方面,第二季度中芯国际实现1.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5%,环比下降29.5%。毛利率为20.4%,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025年第二季度,中芯国际财报呈现出鲜明的撕裂感:产能利用率攀升至92.5%的三年高位,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4.3%,但销售收入却逆势下滑1.7%至22.09亿美元,毛利率跌至20.4%,距20%的心理关口仅一步之遥。这份“满产却难增收”的成绩单,正折射出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中的深层挑战。

背后的核心拖累,在于低价产品占比的持续攀升。消费电子订单占收入比重已达41%,这类需求大幅拉动低毛利的8英寸晶圆出货,直接挤压了高价值12英寸晶圆的增长空间。尽管工业与汽车领域收入环比增长20%、占比升至10.6%,但因基数仅为消费电子的四分之一,难以抵消终端疲软的冲击——全球手机出货量已连续六季度下滑,中国区Q2销量再降4%,进一步压缩了提价空间。

成本端的压力则同步加剧。当季资本开支环比暴涨33%至18.85亿美元,新厂折旧成本同比激增超20%,叠加研发开支环比增22.2%、行政开支因新产线开办费增加26.5%,多重压力下,经营利润环比暴跌51.3%,毛利率承压在所难免。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环境的变化,即国产替代红利正显疲态。尽管美国半导体关税推动中国区订单占比升至84.1%,但政策订单利润率偏低;国内四大晶圆厂集中扩产,更让成熟制程产能过剩风险积聚,机构预测2026年可能引发价格战。

在此背景下,中芯国际的破局关键已锚定技术攻坚:北京新厂28nm车规芯片能否实现溢价,5nm先进工艺良率突破能否加速,都将影响其盈利走势。公司预计至少到10月产能仍将供不应求,但四季度因客户库存累积,急单需求可能放缓。

这张财报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国半导体龙头在战略安全与商业现实间的艰难平衡——当产能规模成为地缘博弈下的“安全垫”,短期盈利正为技术自主让路。20%的毛利率警戒线,不仅折射出成熟制程的盈利困局,更为整个行业拉响了成本管控的警钟。半导体国产化的下半场,已从“替代红利”转入“技术硬仗”,而中芯国际的突围进程,将直接映射中国芯片产业的攻坚能力。

截止发稿,中芯国际A股跌4.23%,报86.76元,总市值6930亿;港股跌7.7%,报48.92港元,总市值3907亿港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最热点击文章(周TOP10)

    暂无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

北交所热门(周TOP10)

    暂无文章

IPO动态(周TOP10)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