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第一次与滴滴相识。因为神州优车要挂牌新三板,当时滴滴的公关公司放出风来,谁能阻止神州优车晚挂牌新三板,他们就给谁付费,当时还向子沐约稿,被子沐君果断拒绝。
其实,当下很多的竞争公司都会采用公关黑稿方式,通过制造负面、渲染负面、扩大负面的方式,对竞争对手进行舆情打击,从而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口碑优势,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获得更大的市场。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黑公关的作用更是巨大的。也有战略互黑的,比如大家常说的,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老三、老四倒闭了。
然而这种是不正当的竞争,是违反新闻传播规律,利用伪媒体的商业行为,而并非媒体本身。对于正规的媒体人来说,都会搔之以鼻。
这次,善于黑竞争对手的滴滴也遭遇了黑公关,可以说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从滴滴顺风车事件开始,到现在暂停凌晨11点到次日5点的滴滴打车服务,每一步都显示了自己公关水平问题,也尽显人性黑暗的一面。
我们可以查看一下神州优车的2018半年报,你可以发现他的神州专车业务的收入 23亿,成本是18亿,毛赚5亿,是盈利。而滴滴打出的悲情牌是公司至今还亏损670亿元,原因是过度补贴,背后的意思是对乘客和司机太好的缘故:我对你这么好,你们却这样对我。真是好一个怨妇啊!
如果你高达25%的客单提成还是亏损的,那么美团呢?人家只有5%,是不是会亏死呢?答案显然不是,就从滴滴大楼2000多名员工(客服外包人员除外)来看,滴滴俨然不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而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
在这个时点,滴滴打出悲情牌显然是错误的,与人命相比,钱又算的了什么,如此高的提成还赔钱,关门呀,没人让你坚持赔钱,再说,补贴是你自愿的,是你要获得市场,也不是免费的,高提成就是在弥补补贴的亏损。所以用你的产品,还骂你混蛋,是再正常不过的看热闹思维。
在滴滴出现之前,城管、交管、机场,酒店,火车场……太多的人依靠打击黑车获利,滴滴打破了多少人的饭碗。现在许多人说,私家车不能开滴滴,为什么只查私家车不查滴滴呢?这是政策的套利好不好!查完滴滴,这些人又丧失了一项新开发的收入来源。再说,这都人多少都与政府沾边,或是街道这类一级行政的外快收入,砸了这些人的饭碗,在顺风车事件中又怎么能放过滴滴呢?
这次滴滴是全面遭遇社会黑,不是某个竞争对手的黑,而是全社会的人都在黑:有同情女孩遭遇的、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不喜欢滴滴的。
面对如此大的社会谴责,滴滴的公关应对几乎是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各地地方政府检查、各种的监督监管同时对滴滴公司进行扫荡。这让管理层都无还手之力,公关部门更是束手无策。
可笑的是,近日,滴滴暂停凌晨11点到次日五点的嘀嘀打车业务,这给夜间出行的人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从公关角度看,滴滴本意应该是让市场主动形成需要滴滴的舆情环境,借此舆情一方面给政府施压,滴滴不能倒,这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社会进步例证,是改变出行市场的科技进步。另一方面,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们已经习惯滴滴出行,不能再回到以出租车为核心,打车难,出行难的历史了。改变出行难,打车难是政府的责任。
然而,这样的一个战略决策还是相当错误的。滴滴出行服务分为多种顺风车,快滴,优享,专车,那么你可以分别暂停顺风车,暂停快车,暂停专车,以分别暂停来检验这个市场,而不是直接全部叫停,这样就给了竞争对手机会,也改了政府的立场,给他们选择其他合作伙伴,扶持其他企业的机会。要知道,目前美团还没有进入北京啊。
从后期的滴滴应对顺风车事件的产品改版来看,也同样是问题多多,这也说明滴滴2000多人的技术团队实际水平还是非常有限,这不是不负责任,主要还是技术能力问题。其实滴滴技术代表着中国软件开发,软件人才的最先进水平,连他们的水平都这个样子,你还能期待中国的科技超越美国吗?还指望贸易战能够打赢吗?
目前滴滴的这种做法,就是自我阉割法,想通过七伤拳的方式,先伤己再伤人,以此再获得社会的认同感,再获得政府的支持,重新回到之前的那种垄断的环境下,这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滴滴的业务和流水如此之大,出租车也有过顺风车事件,大学,富士康这类人群密集的地区也有死亡率,自杀率。这是社会群居后的一种现象,任何组织都无法避免。但是在顺风车事件中滴滴犯下的错误是价值观的问题,不尊重生命是社会黑它的原因。
所以滴滴的公关无论再怎么调动影响力,都不如回到正规的公关的道路上,承认错误、全面改正、正面宣传、政府公关,市场公关,修复舆情。在软件方面与海外的软件公司合作真正提高自己水平。在业务层面上,放弃顺风车,放弃快车,全面推广专车,向神州优车全面学习。
神州优车一开始就严格规范自己,避免与滴滴直接竞争,专车业务的费用高于出租车,但是用车人也能享受到专业的服务。通过价格拉开消费档次,通过服务提升乘客体验,在合规合法的公司治理下,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水平,把低端的出行市场让出来,避免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让出一那部分人的利益空间,只赚取消费升级后,新市场的钱,不与旧市场夺利。
此时的滴滴,应该考虑国有化的战略发展方向。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