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公告“年度报告延期披露”后,永诚保险终于在近日交出了2019年“成绩单”。
作为一家“电力系”险企,永诚保险在2018年开始转型,放弃依赖车险发展的经营模式,聚焦布局具有股东优势的电力能源保险。而该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也直接肯定了这一转型思路。
2019年,永诚保险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9亿元,2020年上半年延续盈利趋势,预计净利润在0.89亿至1亿元之间。
依托股东优势布局电力能源保险
先来看永诚保险去年的财务状况,2019年,该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3.15亿元,同比增加2.47%,低于财险行业10.72%的增速,但实现了1.09亿元净利润,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
对于为实现扭亏为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永诚保险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一是公司推动车险减亏治亏。清理风险亏损业务1.98亿,优化车险结构,推进理赔打假减损,降低赔付成本。二是优化成本,对34家分公司近三年经营情况回溯检视,推动画像分类,差异化管理,确保资源精准投放,全面压缩固定成本支出。三是公司电力能源核心业务取得较好发展。2019年电力能源市场份额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实现保费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31.53%。同时,2019年健康险实现保费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4.44%。
令人欣喜的是,2020年上半年,永诚保险的盈利也得以延续,该公司近日披露半年业绩预增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0.89亿至1亿元之间,同比上涨0%-12%。
据永诚保险介绍,业绩预增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拓展创新业务,优化传统业务,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持续优化车险经营模式,实现了规模增长和品质提升同步;二是持续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差异化发展;三是上半年投资稳健态势,投资能力逐步增强,投资收益水平向好。
公开资料显示,永诚保险成立于2004年,其主营业务包括财产保险、短期健康险、意外险等保险、再保险业务以及保险资金运用等业务。
尽管业务较为常规,但永诚财险的股东却颇有来头,其实际控制人为华能集团,第二大股东为外资商枫信金融。同时,北方电力、大唐集团、华电资本等国有电力企业也出现在公司的十大股东名单中。
依托于股东在电力领域的行业优势,永诚保险改变以往以车险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持续加大对电力保险等非车险业务投入,非车险业务占比从2018年的44.4%上升至2019年的60.7%。
据永诚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公司成功拓展国际电力公司澳洲2个燃煤电站和英国3个燃机电站的运营期保险项目,获得100%独家承保并回分中国。并且成功拓展高速公路建工险、董监事责任险等重大项目。
彻底摒弃“拼规模”发展
但股东实力雄厚的永诚保险也经历过“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在开启转型之前,永诚保险一直以车险业务为主要发展路线。但占据该公司保费半壁江山的车险业务却不尽人意。据本报记者梳理,2012-2018年,永诚财险车险业务持续亏损,亏损额分别为0.53亿元、5.21亿元、3.87亿元、5.07亿元、2.17亿元、1.84亿元、2亿。
车险承保亏损也直接影响了公司净利润,2018年,永诚财险亏损2.61亿元,同比亏损增幅高达近16倍之多。成为永诚保险近五年来亏损最大的一年。
事实上,随着商车险费改的持续推进,车险费率继续下调,财险“老三家”凭借自身品牌、渠道、规模、风控等优势,行业地位保持稳固。而中小财险面临承保亏损、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高歌猛进的大型财险公司搭配哀鸿遍野的中小型财险公司,也是近些年财险业发展的全景。
一位互联网财险公司高管告诉本报记者:“中小财险公司如果还走过去拼手续费、拼规模抢市场份额的老路,我觉得会很难生存。只有走出自己差异化的道路,走出自己的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
永诚保险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道,公司改变了以往依靠车险发展的经营模式,彻底摈弃“拼规模”的发展方式,实现产险主业品质大幅提升,2019年,34家分公司中28家分公司实现经营盈利,较上年增加9家;机构盈利面达82%,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
的确,近几年,永诚保险逐步压缩车险业务。2015年至2018年,该公司车险保费收入占总体保费收入比例分别为70.08%、66.78%、65%、54.22%。2019年,其车险保费25.16亿元,同比下降26.14%,占比由55.28%降至39.84%;非车险业务保费为37.99亿元,同比增长37.84%,占比上升至60.16%,提升15.44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战略规划,永诚保险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永诚保险金融科技战略已全面启动。制定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通过开展内外部咨询、聘请战略咨询公司等方式,对公司金融科技现状、资源、禀赋及核心竞争力进行精准分析,明确了公司未来3-5年金融科技战略设计,形成金融科技改革项目群。同时,结合公司金融科技战略规划,持续推进核心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对标同业领先主体,启动大后援中心规划设计,明确后援中心建设价值、建设方向、建设路径,切实降低经营成本。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