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投资者:
近期北交所正在进行市场活动,子沐研究及新三板报同时在收集投资者对北交所市场的建议和议案,整理成文件上报北交所。
有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在本文评论处留言,或直接联系子沐研究、新三板报的微信或公众号,给我们留言。
以下是子沐研究会员的建议:
张可亮:
建议四大行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必须按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利率必须要下浮而不是上浮。
建议由北交所券商和各地政府成立北交所平准基金,参与北交所的投资,成为作市商的做市商,激发市场的活力。
水煮话题:
转板、市值打新、降低门槛(我们是交易所不是一个板)、ETF。
子沐研究会员:Klaus,时间:2023年3月26日
目前北交所流动性低迷,发行不断破发,已上市企业估值低迷,恶性循环,有人提出了诸如引进更多基金,降低入市门槛,转板等措施,我认为这还是无法彻底改变北交所低迷的问题,哪怕暂时有些刺激作用,最后还是会走向低迷。要转变此劣势,关键还是要让新进入这个市场的大部分投资者能赚钱,现在的情况是,上市企业想方设法高价发行,上市后,小非(包括管理层和激励股份)低价(常常低于发行价)大量出逃,已发行价买入的投资者也大量套牢,现在出现的奇观是打新者无论亏盈第一天都卖出,只有抽血,没有输血。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从规范发行价和上市前低价配股股份和公司管理层持有股份及高管激励股份减持价格入手,建议如下:
1) 规定大非股份,上市前低价配股股份,公司管理层持有股份及高管激励股份(包括通过大宗交易转移的股份)减持价格在一定年限内(这几类股份规定的年限可不同)不得低于发行价格;
2) 企业可定价或询价发行,如果询价发行,网下投资者获得的股份锁定很短的期限(比如1周);询价时预缴1%的保证金,确定发行价后, 报价偏离发行价大于100%的,1%的保证金不予退还。这有利于确定一个合理的发行价。
排长:
T十0才救得活北交所
北交公司质地比沪深差太多,只有费用比沪深低,政策比沪深好才有可能救活北交
一颗红星
转板
凯凯:
新赌场必须新特惠政策!
牙刷:
北交所管事的中高层,应该公开他们的年底工作考核目标及结果,干得不好的,自我劝退,换人
建议所有由北交所发工资的人,统统都要买北交50指数基金
静待花开
尽快放开再融资并尽早放开可转债
我认为市值打新很重要,不仅仅是打新股的问题,也可以用足它,让它成为北交所兴旺的一个办法,权当它是一个投名状,想办法让基金机构等市场参与者都配置锁定一些才有资格打新,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北交的估值与流动性不就有了?有了赚钱效应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形成良性循环,市场不就活了?
如果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只想当短线的搬运工割韭菜,那还能指望这个市场好起来吗?
我认为其中有关北交所市值打新的说法比较勉强与牵强,也难以服人,听子沐老师讲过几次了,每次都有人反驳这种说法的:一北交所市值小,这个竟然一直成为理由,那北交一直以来没有流动性,甚至整个北交所一天的成交额还不如一个st股票的成交额,可以说,目前所有北交所的参与者关联方包括企业与投资者本来就是那么小众得不能再小众,,那既然这样,高层管理者有什么理由不切实际地嫌弃或怕北交所市值小呢?搞得好像北交所好像很高大上一票难求一样,实际上是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的北交所官僚习气的体现而已。
二怕市值打新被弃购,这个也是不成立的,虽然市值打新,但制衡手段还是足够的,主板几十年来的实践已为北交所找到了很多方法,其中市值打新+资金就很好解决了。
一直拿弃购说事,难道一直就没有想到市值+资金打新吗?北交所好像一直在苦苦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到头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畏畏缩缩畏手畏脚畏首畏尾,都是嘴炮一事无成。什么都是理由,可市场并不相信这种理由。
2000
老股限售。发行节奏和上市节奏要有定数不能随心所欲。投资者交流平台。北证股票要进行业指数,主题etf就能买。发行50指数etf和跨市场的专精特新etf。手续费降低。
打听打听转板啥进度,有企业开始操作了不。
绿鞋买入没有约束。买不够也没事。这润普破到现在貌似绿鞋还没用完还没出公告。今天的明阳,康乐是不是也没用完也没出公告
应该有收盘破多少天,跌幅多少以上必须买光。要不绿鞋意思不大。
三板挂牌前股东,实控人,董监高,股权激励,员工持股,三板定增减持应该不能低于发行价。发行价下面卖让i参与ipo的感觉收到侮辱啊。
姚促凌
需要赶机构资金入场。散户都是惊弓之鸟,没有赚钱效应是不会入场的。需要机构长期入场资金
询价底价太高已经成托盘了,询价失去意义。
人在旅途
加现金+市值配售和企业资金进来,应该能搞起来
T+0也管用,但北交所估计做不了主
规定转扳必须进指数半年后可以让转板企业为北交所走前做波贡献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