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2025年7月7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考虑将国内投资者用于购买海外债券的一个投资渠道额度翻倍,这是中国为放宽资金流动限制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由于相关细节尚未公开,这些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中国监管机构已就扩大所谓的 “债券通” 南向通计划展开初步讨论,拟将其额度提高至 1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1390 亿美元)。此次扩容将通过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至多 5000 亿元人民币的年度额度来实现,这类机构目前尚未被纳入该交易机制。
此举将使境内机构能够更多地投资于可通过香港交易所交易的国际债券,包括美元计价债券。上述人士称,中国大型共同基金将有资格获得这一新额度。
这些人士还表示,目前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任何最终方案都需要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这一提案是北京方面日益决心促进本国金融市场双向流动的最新迹象,此举最终可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吸引力。多年来,中国政策制定者对跨境投资一直保持严格管控,担心这会对人民币造成压力。但随着今年美元大幅贬值,他们抓住了这一机会。
在 “债券通” 南向通可能翻倍之前,中国已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扩大跨境支付系统、拓宽境外投资者可交易的合约范围,以及单独出台允许中国基金增加海外投资额度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香港金融管理局则拒绝置评。
“债券通” 周年峰会将于周二在香港举行,不过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会上会发布有关南向通计划的任何公告。
货币雄心
尽管任何扩大的南向投资渠道不会直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但它可能有助于逐步消除人民币怀疑论者的主要批评之一:即中国的资本管制意味着其市场实际上对世界封闭,从而限制了其货币的吸引力。
如果最终推进扩容,还可能引发对离岸人民币计价债券的更强需求,为点心债市场注入动力。中国投资者将资金投入离岸人民币债券可获得显著收益提升,因为这类债券的收益率往往高于同一发行主体在岸债券的收益率。
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上月发表讲话,阐述了挑战美元在全球贸易体系核心地位所需的条件。他提出,应从依赖美元的全球体系转向多种货币发挥重要作用的体系。
境外投资者可通过类似的北向通渠道购买在岸债券,该渠道不设额度限制。
彭博新闻社的母公司彭博有限合伙企业(Bloomberg LP)提供与 “债券通” 相关的服务。
投资者早已察觉到可能会有此类举措:今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初步达成一致,拟扩大 “债券通” 南向通的合格投资者范围,称计划将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纳入其中。
“债券通” 采用闭环管理模式,这意味着投资者不得通过该交易渠道购买债券后,将出售债券所得资金用于投资中国内地以外的其他领域。
自 2021 年启动以来,“债券通” 南向通的年度额度一直维持在 5000 亿元人民币未变。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