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些投资者连北交所打新的规则都不清楚,只听说北交所打新赚钱,就兴冲冲开了北交所账户。结果一次也没中过,沦为炮灰,同时还浪费了资金成本。
这种投资者还不少。最新的广信科技打新,参与人数已经达到51.72万,但没中签的人数超过80%,也就是说40万人虽然参与打新,却不知道打新的规则。
北交所打新规则核心是两条:
1、按比例配售。当有效申购量>发行量时,按下面公式分配:配售股数 = 申购数量 ×(网上发行量 / 有效申购总量)。最少配售股数为1手,也就是100股,然后按整数递增。为好理解,举个例子。
若上市公司发行1000万股,发行价10元每股,共募集1亿资金;全市场总申购100亿股,申购资金1000亿。这样总的配售比例为0.1%。然后,每户按各自申购额的0.1%来计算进行配售,最少配售100股,小于100股不配售,大于100股按整数进行配售。
比如,申购100万元、10万股,0.1%刚好可获100股。如果申购80万,0.1%则只有80股,小于100股,不分配。申购250万、25万股,0.1%为250股,分配200股。
看上表过去10只新上市北交所股票的中签率(配售比例),只有一个大于0.1%,其他小于0.05%。只有一只天工股份,100万可以中签100股,主要原因是它发行价比较低,只有3.94元。而其他,稳获百股所需资金(=发行价*100/中签率)都超过100万。
所以,100万以下的资金,我建议就不要参加北交所打新了。除非,发行价比较低,或者中签率比较高,才有可能中签。
2、碎股分配(金额、时间优先)
按比例配售后,每户不足100股的零股(比如上面,配售80股,因为小于100股,不分配,多出80股。配售250股,只分配200股,多出50股),叫碎股,还没有分出去。这些碎股汇总后,按每户申购金额大小(金额相同则按申购时间先后)进行分配,但每户最多分配100股。
比如,按整数配售完成后,碎股汇总后还有100000股,即1000手。把申购人按申购金额从大到小排列,第1000名之前都可再分100股,第1001名则没有。
于是可能发生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还是举上面的例子。申购99万,0.1%则只有99股,小于100股,不分配。但如果这新股碎股比较多,有1万手碎股,而申购99万的金额从大到小排,排名9999名,那他也可以分到100股。
但这种情况,随着申购金额越来越大,发生概率已经变小了。
总之,参与之前应该心中有数,算一下稳获百股所需资金(=发行价*100/中签率),再来参与,才不会浪费资金。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