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是经济社会里的必然。与笔者第一篇《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不涨的原因是什么?》有关联。在15年理财媒介工作生活中,富人与穷人这间也有互相转换的,但是,大部分富人富有的方式,穷人是无法模仿的。笔者就以近20年来的见闻,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2000年初,北京第一批商品房在三环边上,不到3000元一平方,都百平米起步,贷款的话,需要月供1000多元,但是那时穷人的月工资大部分都不足1000元,只要国企工人会高一些。如果从这个时点开始买房子,那么现在的你就已经进入富人的阵营了。
笔者当时刚刚毕业,月工资450元,学习金融学的我,明明知道买房是最好的财富增值计划,怎奈囊中羞涩。但是,富人不差钱,他们同样认为房产是其事业发展的基础资产,他们更关注政策发展、国家的战略,买房子成为其发展的基础。
那时,一套房子与一辆汽车的价格差不多。富人见多识广,海外的经验告诉他们,汽车是消费品,房子是资产,银行也会告诉他们,房子比车子的抵押率高。没有出过国人穷人还在羡慕有车一族,租房似乎更符合现实。
2002年,北京回龙观的房子400元一平,没人愿意去,因为太远、太远。但是为了支持国家政策,国企央企鼓励员工买房。那时,笔者的客户中就有大量首批入住回龙观的朋友,经济适用房资格跟白捡的一样。
当然,月薪1500元的我,交通不发达和飞沙走石的荒凉,肯定不会考虑。也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国企、央企。
记得那时的富人已经开始选择别墅了,理由就是方便聚会和展示自己的实力,那时,北京四环以内的别墅是什么价格,过来人都知道。
2008年,明明知道奥运会前,股市大概率是上涨的,也见证了6000点的疯狂,但是,工资仅够生活的笔者,除了应付女朋友的开支,仅仅买了10手银行股,穷字已经帖到的自己的脑门上。
工资的增长幅度远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让穷人无法分享任何财富增长的盛宴。
到了4万亿的救市时间,笔者意识到,一场由货币推动的资本泡沫马上要启动,这也是最后一次买房的机会。但是,突然间的失业焦虑,让手头仅有首付的笔者在售楼处徘徊了很久,始终没有勇气走进去。
这很像当下的情况,房价不涨时,失业危机就出现了。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决策权始终让你选择保守。谁也不想让让生活更差,是穷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就这样,笔者一次次的与财富增长失之交臂,租房的地点从三环逐渐移到通县,最后决定在燕郊买房时,想想五道口的工作地点,还是觉得太不现实了。
2012年开始,收藏热开始,似乎大家手里都有闲钱了,海南黄花梨、紫叶小檀、翡翠等给了穷人一夜暴富的幻想。其实,富人早在10年前开始收藏了,真正的宝贝已经所剩无几,当中产阶层介入时,都错把消费级产品当投资收藏品,但是两者的价格是天壤之别,穷人只能赏玩,而富人是真的把玩。
时间如流水,20岁参加工作,如今已经40了。中年危机爆发,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失业的风险,让拮据成为生活的代名词。孝顺父母,不能省钱;孩子教育,不能省钱,工资就那么多,再谈理财时,已经没有底气。
当下,经济转型,裁员潮袭来。房价是不涨,但是穷人也不敢冒险了。与笔者同样起步于2000年的穷人,有的变成了富人,在这背后,是家人支持,是奋力一搏,是创业成功,又或是有不可告人秘密。总之,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 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资产似乎都在缩水。但是富人随便卖一套房子,就可以在海南、北戴河、厦门、廊坊各买一套房子。再卖一套房子,可以每年拿着4%以上的协议存款利息,相当于笔者两个月的工资,享受生活。而穷人陷入柴米油盐,无法自拔。
在这里,富人和穷人在境界上、进取心上、冒险精神上,专注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
现在回想起当年大学老师的那句话,感慨万分:“学金融和经济学,不能教会你如何赚钱,但是会让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穷。”
到此,笔者回应昨天的《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不涨的原因是什么?》这篇文章的评论网友,在经济社会中,富人掌握着财富再分配的资源,他们会让穷人的财富增长稀释在通货膨胀中,就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也永远赶不上富人的财富保值率的增涨。
所以,富人在用钱赚钱,就是在用穷人赚钱,而穷人只能用劳动赚钱。答案就这么简单。对于这个问题,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