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也能择时?哪有私募在做量化择时策略?从零读懂量化择时!

近年来,私募量化指数增强策略迎来大量资金的涌入,这从新增备案私募基金的策略也可以窥探一二。

在4月7日的单边下跌行情中,量化择时策略也是崭露头角。量化择时(Quantitative Market Timing)是指通过数学模型、统计分析和算法交易,对市场走势进行预测,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的买卖时机。

简单点来说,量化择时策略会通过模型预测股票市场短期涨跌概率,通过动态调整股票仓位,以期在股市上涨时获取beta收益,在股市调整时尽量减少下跌。

与传统“主观择时”不同,量化择时完全由数据和算法驱动,力求系统性、可重复性和风险可控性。

01量化择时vs主观择时

A股的波动较大,这也为量化择时提供了很好的土壤。不过量化择时虽然毫秒级响应,但是高度依赖数据质量,并且同质化策略容易出现策略失效以及波动加剧(同质化卖出)的风险。另外,对于初创的量化私募公司来说,前期在硬件、团队等方面的投入较高。

也正因如此,部分机构甚至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

图片

02量化择时vs指数增强

量化择时与传统指数增强的区别在于,指数增强策略不择时+永远满仓,而量化择时的股票仓位不会一直满仓,尽量通过程序化择时来调整仓位规避极端下行的风险。也正因为量化择时的仓位0%-100%动态调整,所以在短期极端下跌情况下,量化择时的防御能力也优于传统的指数增强策略

图片

03量化择时的核心逻辑

1. 数据驱动决策

量化择时模型依赖海量市场数据,包括:  

• 价格数据(开盘价、收盘价、成交量等)  

• 技术指标(均线、MACD、RSI、布林带等)  

• 宏观经济数据(利率、通胀、PMI等)  

• 另类数据(新闻情绪、社交媒体热度、卫星图像等)  

2. 模型构建方法

常用的量化择时模型包括:  

✅ 趋势跟踪(Trend Following)

• 捕捉市场动量,如均线突破策略(MA Crossover)  

• 适用于牛市或熊市单边行情  

✅ 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

• 认为价格会回归长期均值,如RSI超买超卖策略  

• 适用于震荡市  

✅ 机器学习模型(ML-based Timing)

• 使用LSTM、随机森林等算法预测短期涨跌  

• 需警惕过拟合(模型在历史数据表现好,但实盘失效)  

✅ 多因子择时(Multi-Factor Timing)

• 结合多个指标(如波动率+流动性+情绪)综合判断  

• 类似“天气预报”,综合多个数据源提高准确性  

04量化择时策略私募管理人

龙旗科技:AI模型选股+AI模型仓位择时。在量化选股的基础上,通过日内快速调整股票仓位,旨在捕获Alpha和Beta双重收益,控制极端下行风险,换手在80-100倍。

唐龙资产:基于拥挤度、估值分位、市场情绪(舆情)等,动态调整可转债、大市值股票、小市值股票比例。择时信号由模型生成(拥挤度/估值分位)。

守正用奇:高频价量择时策略,通过在高频选股策略的基础上叠加仓位控制,进行短周期的择时。此策略主要的逻辑框架为从行为金融学出发,捕捉错误定价行为,自上而下构建预测因子组成因子池;通过机器学习智能算法,充分挖掘因子池的有效信息;动态扫描盘口,快速捕捉交易机会,实时预测,高速自动化交易;实时监控风险暴露,动态调整。

顺义成:通过人工智能,挖掘了大量的有效因子(基本面因子、量价因子、另类因子等)。行情不同,各因子权重不同,自适应于各种行情。日内高频模型利用高频数据从时序上预测个股涨跌,从而决定产品仓位。

正仁量化:综合分析指数、成分股和股指期货的信息,系统会实时给出仓位管理择时信号。在择时系列产品中,融合择时信号和选股信号,动态变化股票端仓位。

德远投资:仓位择时,每天收盘后都会计算数据进行第二天仓位的择时。采用的是纯量价策略,不进行任何大盘判断或宏观、主观分析,系统只依据量价进行自动化交易。

海浦投资:量化选股策略带择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量化选股和择时。量化方法进行个股选择,持股分散,降低个股风险。指数下行区间,策略仓位较低,随着市场确定性增加,策略仓位灵活调整。仓位随行情在日内快速调整,极端情况下日内即可实现从满仓到空仓。择时因子一千个左右。

瀚鑫投资:仓位择时,风格择时。择时模型基于当前市场估值平衡仓位,主要看PB,PE,仓位择时根据量价数据进行仓位调整。

05量化择时策略的挑战

量化择时是“用数学代替直觉”,但需持续迭代——就像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但永远有误差。在流动性较低的市场,或者过于极端的行情下(历史上无类似情况数据),量化择时模型并不一定可以快速做出反应。

06如何选择量化择时策略?

据挖基哥的观察,目前量化择时策略并不是非常流行,加上交易频次的限制,部分私募管理人的量化择时策略已无充足额度。任何策略都有其局限性,量化择时也并非“投资圣杯”,大家在选择量化择时策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中高频量价择时,出现行情时反应快。

量化投研团队稳定性好,策略核心人员稳定(最好有公司股权,毕竟离职自立门户的量化私募不在少数)

量化择时策略拥有较长时间的实盘业绩(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没有过往收益更不放心,用数据提高胜率)

量化择时策略实盘经历较多市场环境检验(历史回测是压力测试,而非收益保证)。

策略容量优,规模适中处于红利期(“量化不可能三角”,规模、收益、波动)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