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又有一个朋友向新三板评论反映,今天买北交所的三维股份,错买成了上交所主板的三维股份。
可事实确摆在面前,2个相同的“三维股份”,不同的上市地址和代码,一个是沪市主板、代码603033,一个是北交所、代码831834,不得不让投资者蒙圈。
这个共“三维股份”的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了,只有由于北交所交易突然活跃起来后,经常让投资者甚至媒体出现乌龙,才让更多的人知晓了。
5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发表致辞。陈华平表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工作和核心任务,是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证券公司简称是资本巿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元素,也是投资者交易的直接对象。
根据证监会相关法规,在证券简称上是不允许出现名称重复的。
为什么会岀现“三维股份”的重名,新三板评论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2家公司的上市历程。
2015年1月26日,镇江三维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新三板,证券简称“三维股份”,证券代码831834。
2016年12月7日,三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上交所主板,竟然简称也是“三维股份”,证券代码603033。
2022年8月22日,新三板三维股份正式上市北交所,根据北交所上市制度安排,其证券简称和代码直接平移沿用。
也就是说,从2016年12月起,上交所和新三板就开始有2个“三维股份”。进而在2022年8月起,在A股巿场就有2家“三维股份”的上市公司。
两家公司共名,这奇葩现象能维持这么多年,我不知道公司苦不苦,但却让投资者感到很苦恼,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交易乌龙,造成经济和心理上的损失。
这种最明显防碍投资者知情权、交易权的不合理现象,不知道为什么投资者保护措施却跟不上呢,放任同名多年。
其实,证券简称又不是企业注册商标,更不是企业全称,只是在公司全名中选择的任意4个字而已,“三维股份”也不是中国弛名商标,为什么没有人去调解,也没企业愿意做出让步呢,上市公司也应该善待市场的投资者吧。
如果按照挂牌上市选名时间先后,理论上603033的“三维股份”可以改为“三维控股”或“三维集团”。
如果硬要按真正上市时间先后,831834的“三维股份”也可以礼让一步,改为“三维装备”或“镇江三维”。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