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星图(688568.SH)构建的战略新格局以空天一体、以云为本为核心,聚焦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两大领域,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整合和场景拓展,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规划内容如下:
一、低空经济领域:"1+2+N+M" 战略
- 核心架构:一朵星图低空云
基于空天信息十圈层能力和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算力底座,构建星图低空云 V1.0平台,提供可计算、可监测、动态更新的数智化安全低空底座18。该平台通过三维网格剖分技术(G-DGGS 与 GeoSOT 双引擎)实现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支持空域规划、飞行服务、安全监测等核心功能,已在青岛、合肥等城市完成典型业务流程验证。 - 基础设施:两个低空试验场
- 全数字化低空仿真试验场:用于模拟低空飞行环境,验证飞行策略和安全算法。
- 物理低空飞行试验场:在青岛流亭机场等地建设实体测试环境,支持真实飞行器的试飞、检验检测和适航取证。
- 区域示范:N 个城市标杆项目
重点扎根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示范项目。例如:- 青岛城阳:建设 "数智低空大脑" 平台,整合超 300 颗卫星数据,实现空域智能管理与飞行安全监测。
- 福州新区:构建北斗高分数据服务平台,支撑低空交通管理与政务巡检。
- 南宁:依托地球剖分网格码技术,建立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培育低空经济创新生态。
- 场景拓展:M 个行业应用
以需求为导向,挖掘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电力巡检、城市治理、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场景价值。例如,通过 "低空 + AI + 政务" 模式实现城市三维立体巡检,以及无人机 "一网统飞" 的全量数据采集与多元应用。
二、商业航天领域:全产业链布局
- 天基能力建设
布局电磁星座、气象星座、遥感测绘星座等天基卫星系统,构建全球空天信息数据网络,为低空经济提供实时气象、电磁环境监测数据。 - 产业链垂直整合
- 上游:投资收购卫星火箭关键器部件企业,增强航空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制造能力,如 "天箭"" 天星 " 系列产品满足火箭高频次、可回收需求。
- 中游:强化卫星测运控技术研发,成立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发 "洞察者" 智能测运控系统。
- 下游:深化气象、测控、特种等领域的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空天信息应用规模化落地。
- 测控网络与站网建设
推进商业航天测控服务中心及站网建设,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测控体系,支撑低轨卫星组网与高精度遥感服务。
三、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
- 技术创新
- 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整合云计算、超算、智算、大数据四域能力,为低空云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日均 Tokens 消耗量达 2.29 亿次。
- 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将 AI 算法与低空数字孪生技术融合,实现飞行器动态轨迹预测、冲突规避和空域资源优化配置。
- 生态构建
- 成立低空云子公司:设立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低空战略实施主体,构建技术生态与商业生态,已与 15 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
- 开发者平台与开放生态:通过星图云开发者平台和开放平台,吸引 7 万家企业及开发者参与,形成 "数据 - 算法 - 应用" 闭环,月活跃应用数达 1.2 万余个。
四、资金与政策支持
- 定增募资
2025 年启动 25 亿元定增计划,重点投入星图云空天信息云平台、低空云监管与飞行服务平台等项目,强化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 - 政策响应
积极对接国家低空经济政策,参与《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地方规划,推动空域管理改革与产业生态培育。
五、国际化与长期目标
- 国际化布局
通过星图国际推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合作,探索 GEOVIS Online 海外市场,计划在南亚、中东、非洲拓展业务。 - 长期愿景
打造 "空域即服务" 商业模式,推动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从 2025 年的 1.5 万亿元向 2035 年的 3.5 万亿元迈进,同时深化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的协同效应,成为全球空天信息产业领军者。
综上,中科星图的战略新格局以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为双引擎,通过技术攻坚、场景破局和生态联合,构建空天信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