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磨一剑,从中关村科技园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系统,到全球首个服务企业达万家的证券市场,新三板牢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初心,身负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使命,脚踏实地、戮力前行,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宏图之上扬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改革开放40年洪流浩荡,资本市场发展不断汇入生机勃勃的脉动。2012年孕育而生的新三板市场,既是乘改革之风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华卷中的精彩一隅,未来还将继续担当深化改革的实干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各部分携手并进,共谱新时代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新篇章。
改革不止 初心不忘
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股转系统,并在北京中关村试点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等园区,新三板的雏形由此展开。次年1月,全国股转系统在北京揭牌运营,开启了新三板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石,成为民营经济发展阵地的全新道路。
时隔一年后,新三板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仪式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85家企业亮相新三板。这些企业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的区域和行业,有效提升了市场规模和质量,新三板驶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随着17家公司的挂牌,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刚好达到10000家,这个数字让新三板荣升全球首个拥有万家企业的证券市场。新三板,这一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力军”,正逐渐展现出非凡活力。
时间来到2018年岁末,新三板正走过他的第6个年头。在改革开放40年的岁月长河中,始将6岁的新三板正值垂髫,然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三板正奋力成长为新时代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中坚力量。
经过近六年的发展,新三板走过蹒跚起步的艰辛岁月,历经逐浪淘沙的改革磨砺。过程中,市场运行有波动、有调整,但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初心没有改变、改革的脚步也未曾停歇。
对于新三板的未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今年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明确指出“推进新三板制度改革”。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要“推进新三板发行与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对挂牌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
市场的期待、企业的需求就是新三板努力的方向、发展的动力。整装再出发,新三板改革目标明确、道路鲜明,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秉承“开门办市场、阳光办市场”理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打造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
六年风雨偕行,万家企业见证了新三板市场的完善与壮大,也从市场改革中获益,不断完成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华丽蜕变。新三板改革步伐不停歇,建设初衷不动摇。展望未来,新三板将始终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需求,坚持提升市场融资效能,坚持巩固市场特色制度,继往开来、革故鼎新。
服务中小微企业主阵地
新三板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要建设成为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公开市场、场内市场和独立市场。六年栉风沐雨,新三板建设成效基本符合预期目标,广大中小微企业成功对接资本市场,带动了早期投资和创业资本的形成,完善了资本市场环境,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
在新三板市场的助力下,证券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显著拓宽。截至2018年11月末,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10700余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占比94%,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5%,符合新经济特征的企业占比44%。行业覆盖从初期的12个行业大类,发展至覆盖全部89个行业大类;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90%的地级市。
在新三板市场的支持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缓解。截至2018年11月末,6165家挂牌公司累计实现股权融资4664.12亿元,一批处于研发阶段的企业也顺利完成融资,1379家公司在亏损阶段获得融资,其中646家公司经过后续发展,净利润由负转正。
在新三板市场的培育下,中小微企业的规范发展得到充分促进。创板以来至今,挂牌公司定期报告的按期披露比例历年均在95%以上,有超过4000家公司在挂牌后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
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实践,新三板逐步构建了契合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市场制度体系。以包容性理念设置挂牌准入条件,企业挂牌预期明、时间短、成本低,挂牌公司规范治理、会计信息标准化和信息公开问题均得到较好解决。
致力于改善挂牌公司融资条件,优化挂牌公司资本运作环境,新三板形成了“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融资机制和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双创债、可转债等在内的直接融资体系。
采用集合竞价、做市商、盘中盘后转让方式等多元交易机制,新三板改善了股票的定价和流动性水平,降低了投融资双方的谈判成本,改善了投资者风险管理条件。
通过实施市场内部分层,在持续优化公开市场标准化服务的同时,新三板积极探索与企业差异化需求相匹配的市场层级体系、标准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
六年前的炎夏,新三板诞生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创新创业浪潮中,六年时光荏苒,新三板始终坚守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阵地,初心不忘,历久弥新。
未来,新三板将继续以中小微企业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建设理念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完备、服务更加灵活、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生态的新型市场,在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实践国家战略新利器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和重要组成,六年来,新三板以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投入到构建社会扶贫格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大众创业就业的宏伟事业之中。
多维突进,新三板助力精准脱贫取得阶段成效。通过“引企入贫”带动经济发展,74家挂牌公司将注册地由北京、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迁入贫困地区,或由省内非贫困地区迁入贫困地区;通过“引资入贫”支持企业壮大,2017年,累计有135家贫困地区挂牌公司发行股票221次,合计融资156.02亿元;通过“强强联合”推动产业整合升级,2017年,累计有3家贫困地区挂牌公司实施资产重组交易2.24亿元。
敢为先行,新三板涌现“一带一路”排头兵。以基础设施联通、商品贸易畅通、货币资金融通为桥梁纽带,近年来,约2000家挂牌公司以产品出口、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等不同方式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2014年至2016年,挂牌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合计2598亿元,各年份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19%、22%,呈逐年增长趋势。
统筹协调,新三板探索区域发展新机制。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政策指引下,新三板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挂牌公司多点开花,树立了资本市场先进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统计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分布于贫困地区的有255家,民族地区的有375家,县域经济的有909家,三农企业的有426家。
培优育强,新三板打造创新人才队伍。新三板市场建设,为挂牌企业提供了优质“土壤”与“苗圃”,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截至2017年末,挂牌公司员工人数达25203万人,同比增长7.85%,较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率高5.03个百分点。
六年耕耘,新三板市场逐渐成为实践国家战略的抓手、利器和落脚点。乘时代之风,踏改革之浪,新三板将继续秉承新发展理念,践行国家战略和布局,全力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创业、结构优化和存量盘活,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
携手前路 共话新程
新三板六载征途,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顺时代东风的坦途,也有涉湍流险滩的逆境,与新三板携伴而行的市场人士,他们与新三板共同成长,对现实冷静思索,对未来怀抱希望。
中国新三板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刘平安表示,全国股转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企业挂牌超万家,股票发行近5000亿元,开启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市场化改革的大幕,建设成为了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的基础性资本市场。
东北证券股转业务部董事总经理张可亮认为,新三板点燃了为广大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星星之火。六年来,新三板快速发展,支持企业融资量大面广,已成燎原之势。
然而,新三板市场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市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也需以市场化的手段予以纾解。
“新三板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为差异化制度供给不及时和制度供给的全要素不匹配。” 刘平安表示,新三板未来改革需要实现五大平衡,即实现市场发展与制度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市场供需结构的平衡,实现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平衡,实现低级市场和高级市场的平衡与实现自律监管和法制监督的平衡。
张可亮表示,新三板市场的建设不是复制主板市场的老路,它是一个崭新的资本市场,承担着探索金融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可行之路。这条转型之路,必须走“稳住存量、做大增量”的双轨制改革,以协调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的平衡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要上下一盘棋,互为支点,统筹考虑。
“国家的改革之钟,至少以五年为一个刻度,前面五年我们见证了新三板的诞生,见证了其在一级市场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接下来的五年,新三板应该转入二级市场的建设,打造一二级市场联动发展。” 对于新三板的未来,张可亮坦言,一个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新三板,才是一个健康的新三板,这样的新三板,也必将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作出贡献。
在刘平安看来,科创板和新三板是中国创新型资本市场体系的高级市场和基础市场,将共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他表示,两个市场不可偏废,应互相促进、良性发展。基础市场可以为高级市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市场资源,高级市场也可以为基础市场提供畅通的退出通道。如果以生态的眼光看待创新资本市场,新三板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本报记者 余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