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终于迎来公募基金投资者。
4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也意味着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细则终于落地。
接下来,股票型、混合型新三板基金产品将可申请募集,并投资于新三板精选层股票。存量公募基金在履行法定程序后,也可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
由于新三板和A股在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交易制度等方面都不太相同。公募投资新三板过程中的公开发行、中介机构责任、信批等如何落实,以及如何选择标的,成为了公募关注的焦点。此外,公募入局能够缓解作为新三板“顽疾”的流动性难题,亦为诸多业内人士关注。
流动性隐忧
事实上,早在1月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后,公募基金布局新三板的热情便已被激发。
目前,已有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等逾20家公募意向布局新三板,或筹划专项投资新三板的公募基金,或打算发行跨市场基金,或计划发行新三板专户产品等。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改革,公募投资新三板过程中的公开发行、中介机构责任、信批等如何顺利落实,也成为了公募关注的焦点。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公募参与新三板后,为了更好的保护投资者,新三板的信批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建议公募基金可优先配售,公开发行可以在保留自身特色的情况下参考科创板和主板规则。“如果中介机构能强制跟投,约束其行为就更好了。”
但作为新三板“顽疾”的流动性难题,公募入局能否对其有所改善?
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坦言,精选层可以公开发行股票、连续集合竞价、引入公募基金等长期投资者、转板上市等,其推出打通了新三板与主板市场,未来大概率会推高新三板的估值,提升板块整体的换手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新三板的流动性还不能与主板和中小板相提并论,未能达到公募基金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初期还是要采取分散投资策略,优选市值大的龙头企业,减少流动性差的标的在资产组合中的占比等办法解决流动性问题。”
“基金若是规模过大,可能很难解决投资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无法满足投资者日常申购、赎回等操作。”前海开源基金经理杨德龙直言。
对此,他建议基金公司通过设定锁定期,或者限制基金的发行规模,又或者是限制单只新三板股票的投资比例,比如严于公募基金的‘双十规定’等方法,防止流动性风险。
这些公司或受青睐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投资新三板和投资A股的逻辑不同,对其研究能力、交易能力造成了一定挑战,新进场的投资者不能简单通过打新或者赌转板而盲目选择标的,投资者对新三板市场标的的选择仍需要遵循严格的投资框架。
前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坦言,目前新三板市场仍然是以机构为主,应该以价值投资为主,伴随所投企业的长期成长而获取价值回报。
招商基金则认为流动性是投资人投资新三板公司重要的考量因素。市值相对较大,股东人数较多,公众持股比例较大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可能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交易价格“失真”的可能性更小。在投资对于小市值公司时,需要特别考虑其财务指标的可持续性和发展趋势、客户是否过于集中、管理层能力及团队稳定性、大公司竞争对行业的影响、流动性问题等。
“在实际投资时,投资人可从以下角度考察精选层个股投资价值。包括优先考虑中大市值企业、重点关注有强烈重组预期或被上市公司收购预期的精选层个股、优先考虑符合更高层级要求或转板要求的企业等。”
博时基金认为,流动性溢价和转板溢价将使得精选层公司具备较好投资价值,看好新三板的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的波动性可能比较大,投资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股转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调研分析材料显示,主流基金公司投资新三板市场,在选股时将重点考虑六类指标。
一是盈利稳定性、现金流等反映出的抗风险能力。对连续几期业绩下滑的公司,公募基金将谨慎关注,尤其是注意防范投资标的经营恶化,出现退板的风险;另外,公募基金还会关注应收账款占收入比、坏账计提、大客户集中度等指标。
二是估值。基金公司判断,新三板公司整体估值较低,通过估值比较,能够寻找较A股相关标的估值折价较大的公司。
三是公司所在行业。公募基金首先关注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及发展阶段,在新三板市场已形成板块聚集效应的行业等将更受关注;相关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格局也值得注意,尤其关注细分行业排名前三的龙头企业。此外,基金公司还较为关注挂牌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单一等。
四是流动性,主要包括新三板公司的做市商数量和入选创新层次数等指标。在基金公司看来,拥有做市商的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质地。
五是是否为上市公司拆分的子公司。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财务规范性以及公司治理层面,相较其他公司享有更明确的优势。
六是市值及重组预期等其他因素。基金公司普遍较为关注大中市值的新三板公司,以及有强烈重组预期或被上市公司收购预期的新三板公司。此外,实际控制人具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公司,也会收获更多基金公司的关注。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