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两年来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深化新三板改革”日前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后开启了服务民营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新模式。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稳步落地,成绩来之不易。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多位亲身经历这一重大改革的新三板挂牌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三板改革覆盖各个市场层次、面向所有挂牌公司,许多举措回应了市场各方长期以来的呼声,改革后的新三板市场定位更加清晰,市场结构更加完善,各类制度供给迈上新的台阶,这也让其对新三板市场未来改革发展有了更高期待。
提高挂牌公司质量
持续深化新三板改革已成为各方共识。全国政协委员、新三板挂牌公司希肯文化董事长安庭建议,以严守风险底线为前提,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着力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市场服务和内部管理水平,稳定市场预期。
安庭表示,通过市场功能、监管和服务的差异化安排,目前新三板已经形成协调递进发展的市场生态,精选层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发挥,创新层对优质企业吸引力大幅提升。2020年,超98%符合条件的基础层公司提交了创新层申请,调整后创新层公司数量是调层前的1.83倍。
对于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安庭表示,应多方协同发力。他建议,一是强化挂牌公司的主体责任,提升公司规范治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特别是财务报告的信披质量。二是督导中介机构当好资本市场的“守门人”,辅导挂牌公司提高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会计监管与服务,不断提升财务信息质量,便利投资者高效获取投资信息。三是拓展区域服务基地,优化存量企业服务,建立“挂牌公司管家式服务”机制,培育一批新三板特色券商。
提升新三板综合服务效能
本次改革后,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政协委员、新三板挂牌公司赛莱拉董事长陈海佳表示,新三板应聚焦发挥“育英”小特精专功能,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效、促进投融两活,在做好风险防控和市场监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市场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具有新三板品牌特色的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市场服务的精准度、丰富度和覆盖度,切实提升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感。
陈海佳表示,应结合市场各层级企业个性化发展状况,开展提升内控水平专项行动,树立优秀典型,为企业量身定制规范建议,帮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快、走得稳,提升挂牌公司质量。
同时,陈海佳建议,提升科技运用水平。加大科技力量在市场改革、监管和服务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提高数字化水平,满足市场主体参与需求、改善参与体验。
推动转板上市制度平稳落地
深化新三板改革重构了新三板市场板块结构、交易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让内部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构建了差异化的制度体系,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新三板挂牌公司翔宇药业董事长林凡儒建议,做精做细精选层,力争把精选层打造为小特精专企业聚集地。同时,统筹发展创新层和基础层,着力将其打造为“小特精专”企业的加速器和孵化器,推出可转债等股债结合类融资产品。
目前,精选层聚集了一批兼具规模与成长潜力的优质公司。林凡儒表示,可以在精选层推出再融资制度,明确精选层企业并购重组要求,并加快落地混合交易和融资融券制度,研发推出精选层指数。
此外,新三板推出转板上市机制,为中小企业构建了一条在资本市场成长和发展的通路。“目前,转板上市步入实际操作阶段,这对于进一步打开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林凡儒建议,全国股转公司应加大与沪深交易所等的沟通协作力度,建立实施衔接机制,确保转板上市制度平稳、顺畅落地。
包容新三板阶段性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新三板挂牌公司荣鑫物业董事长崔荣华建议,国家层面应进一步重视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好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主要平台的功能,推动新三板建设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的主阵地。
“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崔荣华表示,市场各方对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应予以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对新三板持续改革创新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形成新三板改革发展的市场合力。
崔荣华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丰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供给,加强对中小企业对接新三板市场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引导资本向新经济要素和中小企业聚集,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见习记者 张弛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