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主题报告-碳纤维:十年磨一剑 高性能材料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高性能材料碳纤维发展前景广阔: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是一种丝状碳素材料,由有机纤维经碳化以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含碳量高达90%以上。碳纤维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低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特性,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交通、能源、体育休闲等领域。

性能与价格为推动下游应用,国产碳纤维需求复合增速达27.8%:碳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具备广阔的下游应用空间,其中航空航天、风电、汽车和体育休闲领域的需求预计均会维持较快增长。航空航天等领域性能为碳纤维核心指标,风电、汽车等领域性价比为推动碳纤维应用核心因素,因此高性能碳纤维提高参数指标、中低端碳纤维降成本为主要发展方向。根据《2019 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预计全球碳纤维需求2019-2025 年6 年CAGR 可达13%。我国碳纤维需求仍主要依赖进口,19 年进口碳纤维占比可达70%,但国内碳纤维已占比稳步提升中,增速方面,中国市场相较于全球市场增长更快,预计19-25 年会维持20%左右的复合增速,其中国产碳纤维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6 年CAGR 可达27.8%,大大高于全球增速。

日美企业占据行业高点,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已实现国产替代:碳纤维主要可依据丝束数量分为小丝束(48K 以下,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大丝束(48K 及以上,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领域)碳纤维;依据力学性能分为T300/400/700/800/1000/1100 等强度型号。国际碳纤维龙头东丽于2014 年已经具备T1100 级别的碳纤维的生产能力,而国内当前大部分企业仍处于T400 产品稳定批量出货,少部分企业具备T700 批量出货能力,T800 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的水平,整体而言国内企业和国际龙头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但是考虑到除航空航天等部分高端领域核心部件需要T800 级及以上的碳纤维,大部分领域往往T400 级别碳纤维已可以满足性能要求,故而国内企业已经在进行部分领域的国产替代。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内龙头企业或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碳纤维作为战略型材料,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我国碳纤维企业从21 世纪初至今逐渐增加到40 家后又优胜劣汰至如今的10 家左右,当前的行业龙头如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上海石化和吉林碳谷等企业均已基本度过了长期的亏损阶段,实现了公司的盈利,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后续随着国内碳纤维企业的稳步发展和研发,我国碳纤维行业有望进一步提高国产替代比例,实现“从有到精”的跨越。

风险提示:国内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文章来源:安信证券)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