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去年4月将中国股市上调至「增持」后,MSCI中国指数于过去12个月内累升四成。瑞银表示,中资股走势呈现「进两步退一步」的反弹模式,目前已恢复至较过去十年平均折让约22%的水平,而其他新兴市场及美股则较历史平均溢价6%至8%,故此即使中资股于过去数周大幅上涨后步入调整期,市场已充分考虑调整风险,并相信中资股跑赢其他新兴市场的风险大于跑输,故维持「增持」评级。
「若参照疫情前市帐率及股本回报率的关联性不变,中资股应较其他新兴市场溢价15%,而非折让约30%。」
瑞银指,该行的「增持」中资股看法,正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左右,包括「美国优先政策」、「关税」及「芯片出口限制」。该行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市场最大的影响,便是叫停美国退休基金和慈善基金投资部分中国股票。
该行估计,海外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港股及美国上市中概股占两者市值的13%及33%,当中7%及20%为美国注册基金。美国退休基金直接及间接投资港股及ADR比例,料分占两者两值1.4%及3.9%。美国慈善基金持有3.2万亿美元股票资产,持有的港股及ADR比例分占0.3%及0.9%。
至于关税对于上市企业的直接影响有限,因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少于5%收入来自美国,而且间接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大。芯片出口限制则更象是策略性问题,对市场的影响不大。
资金流向方面,瑞银表示,非美国注册基金流入中国的额度,较美国注册基金高15%,而中国家庭亦逐步将资金从储蓄中提取,转移至股市上,变相抵销外资流走的风险。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