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5月9日,一项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提高关税,美国进口商品被挤出市场,大多数在华经营的欧洲企业已经或预计将受到中美贸易战的一些积极影响。
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的调查结果表明,其成员在遭受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贸易战的整体经济影响的同时,可能会从包括制造商在内的美国供应商那里夺取市场份额。
上月进行的这项调查发现,由于贸易战,19%的受访企业已经从在华经营的中外客户那里获得了更多业务。调查发现,36%的人尚未感受到积极影响,但预计会。
欧盟商会主席延斯•埃斯克伦德(Jens Eskelund)表示:“我们听到的传闻是,有许多欧洲公司正在与美国公司竞争,尤其是与从美国进口的产品竞争。”
埃斯克伦德说:“他们看到的机会是,如果这些(美国)进口正在枯竭,中国将需要在其他地方寻找供应商,非美国供应商,这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好处。”
然而,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企业从贸易战中获得了“可衡量的”净收益,经济放缓和不确定性给盈利能力和投资计划带来了压力。
中国已打造出全球最强大的出口机器,但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仍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尤其是在提供高端机械和工业投入方面。
外国投资者全部或部分拥有的企业约占中国贸易总值的30%,其中许多企业使用进口原料在中国生产产品,在当地销售或出口。
欧盟商会的调查显示,与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45%的关税相比,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对欧盟成员国的影响更大。
约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或供应品受到中国关税的影响,其中大多数人表示,这些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或将上涨。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如果美国商品价格上涨,他们将换供应商。
相比之下,只有31%的人表示,他们受到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
上述调查结果与中国德国商会(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上月进行的另一项调查略有不同。该调查发现,更多成员国受到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但主要是间接影响。
两项调查都表明,贸易战严重损害了企业信心,但欧洲企业仍在推进其在华业务的“本地化”战略——这是布鲁塞尔政策制定者关注的一个问题。
这种本地化意味着它们在中国的业务增加了本地采购,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降低它们在中国供应链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
“尽管这里有这么多紧张……如果你想在价格和质量上有竞争力,中国仍然是你必须去的地方,”Eskelund说。“因此,尽管每个人都在谈论降低风险,每个人都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我们实际上看到了一点相反的情况。”
他说,贸易战并没有阻止这一趋势。“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我们看到对中国的依赖在增加,而不是减少。”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