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025年5月28日-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在华欧盟企业将中国经济放缓视为比贸易战更大的挑战,这凸显了北京在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谈判时面临的障碍。
这项调查覆盖了 503 家企业,创历史新高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展业务变得更加困难,并对未来盈利能力持悲观态度。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Jens Eskelund 在周三发布调查前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放缓被广泛认为对未来业务影响最大。”
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整顿导致国内需求暴跌和持续通缩压力,中国经济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增长动力。
中国生产商通过增加出口来抵消国内需求疲软,但与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的紧张关系可能抑制该行业的增长 —— 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征收超过 40% 的关税。
过去十年间,中国还大力推行产业政策,推动生产商在欧洲制造商曾领先全球的领域扩张,包括机床、工业机器人、航运和汽车等行业。
欧盟调查发现,73% 的受访企业表示,过去一年在华经营难度增加,这已是连续第四年恶化。
在调查对象中,71% 的企业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对其业务影响最大,其次是中美紧张关系(47%)。
对在华近期增长和盈利的乐观情绪分别降至 29% 和 12% 的历史低点。
中国对欧洲企业全球利润的重要性也在下降。十分之七的受访者表示,其在华息税前利润率(Ebit)低于或等于全球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表示,由于中国零部件价格极具竞争力,他们仍在增加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数量。
Eskelund 表示:“这有点违反直觉:企业极度悲观,不赚钱,面临政治化问题和市场准入壁垒,但出于经济原因,我们开始看到,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 simply 需要在中国立足以采购零部件。”
尽管中国政府承诺改善外国投资者的营商环境,但创纪录的 63% 的企业表示,去年由于监管和市场壁垒,他们错失了商业机会。
未来五年,44% 的企业预计其面临的监管障碍数量将增加。
这些调查结果与其他外国商会的部分结论相呼应。中国英国商会在最近的一份立场文件中表示,“主要的市场准入挑战依然存在”。
该商会指出,需要改革的因素包括中国对专业资格的认可不足、许可制度以及跨境数据规则等。
但英国商会副主席克里斯・托伦斯(Chris Torrens)表示,英中双方 “都更愿意参与” 讨论商业关系问题。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