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2025年6月16日,尽管中国 5 月零售销售出人意料地强劲,为经济缓解了来自美国关税的部分压力,但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迹象加剧且通缩压力持续存在,这一增长势头可能难以持续。
上个月零售销售额增长 6.4%,为 2023 年 12 月以来的最快增速,且超出所有预期。这与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温和放缓形成对比 —— 此前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削弱了海外需求。
周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约 5% 的稳健增长,这与全年官方增长目标一致。这种韧性为北京应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提供了更多缓冲空间,同时可能推迟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出台。
风险在于,随着暂时性增长动力消退,零售销售可能回落。例如,5 月提前举行的网购促销节可能会透支 6 月的销售额。黯淡的就业市场和不断恶化的房价走势,可能会继续促使家庭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
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Lynn Song)表示:“为实现更可持续的复苏,我们希望未来几个月消费者信心能进一步回升。但这可能仍具挑战性,因为当月房价下跌趋势加剧,且成本削减的大环境依然存在。”
周一,在岸沪深 300 指数收盘上涨 0.3%,而香港上市的中国股票指数涨幅达 1.2%。数据显示:
· 5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6.4%,较 4 月的 5.1% 有所加快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8%,低于 4 月 6.1% 的增速
· 1-5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3.7%,较 1-4 月的 4% 有所放缓
· 失业率从 4 月的 5.1% 小幅降至 5%
零售销售增长受益于 “618” 年度购物节 —— 该促销活动通常从 5 月底启动。类似的提前购物季也曾在 10 月推动消费增长,但随着 11 月数据放缓,这种提振被证明是短暂的。
此外,政府对电视机、数码产品等家电的补贴政策也拉动了消费。在政策覆盖的品类中,家用电子设备销售额 5 月同比飙升 53%,创历史最快增速;手机及其他通讯设备销量也猛增 33%。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估算,受政府补贴政策覆盖的商品销售额,目前较无补贴情况下高出近 20%;而据其测算,5 月其他品类的销售同比基本持平。
彭博经济研究舒 Chang 和 Eric Zhu表示:“政府支持的家电和电子产品以旧换新计划推动了零售销售增长,但这一热潮可能难以持续。该计划存在规模上限,本质上是鼓励消费者提前购买原本会在未来购买的商品,这意味着后续消费可能会出现回落。”
这些政府补贴资金主要来自今年北京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 3000 亿元人民币(410 亿美元)被专门用于该计划。当地媒体报道显示,部分地区的资金已开始耗尽,这意味着若有关部门希望维持这股消费热潮,就需要调配更多资金。
尽管补贴已被证明是提振国内消费的有效手段,但经济学家认为,要实现消费者信心的持续回升,需要更广泛的解决方案。房价下跌(创下数月来的最大跌幅)持续削弱人们的财富和收入,抑制了他们的消费意愿。多个行业的降薪现象则延续了通缩循环,对企业利润和家庭购买力造成压力。
此外,工业产出和投资的放缓表明,特朗普贸易战引发的动荡正给相关经济活动带来压力。尽管 5 月中旬的关税休战暂时缓解了中国出口商品的压力 —— 这些商品原本可能面临高达 145% 的美国关税,但上述局面依然出现。
为实现今年约 5% 的增长目标,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中国前四个月的预算赤字已达历史新高,作为刺激举措,央行于 5 月跟进下调了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政府还提前了今年的债券发行,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提供了早期助力。今年前五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5.6%,基本延续了 2025 年初以来的增长势头。
一位上海官员 5 月透露,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将在周三启幕的陆家嘴论坛期间发布重要金融政策。据彭博新闻社上月报道,中国计划调配 5000 亿元资金,可通过杠杆效应加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周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鉴于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劳动力市场压力加剧,以及出口提前释放的不可持续性,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出台更多政策宽松措施。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上半年实际 GDP 同比增速有望超过 5%,短期内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的紧迫性似乎较低。”
强制加班,类似传销组织的洗脑,这种企业能…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