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为贸易中断和地缘政治冲击制定了6种方案

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成为“世界工厂”,组装商品并将它们出口到全球其他地区。但在近年来,中国在发展策略上进行了战略转变,以专注于在地理政治不稳定中增强韧性。

这是欧洲专业管理咨询与研究公司中国宏观集团(CMG)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马库斯・赫尔曼・陈的观点。他指出,这一转变是更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国内经济与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新冠疫情则成为了最终的触发因素。

在世界经济论坛于中国天津举办的新领军者年会上,赫尔曼发表了演讲。他概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柱 —— 中国政策制定者称之为 “双循环”,同时阐述了论坛近期推出的行业情报数据将如何助力勾勒全球产业、贸易政策、地缘政治等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行业情报数据显示,从先进制造业到教育、通信等数十个领域,全球投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正在制定战略框架,以确保国内产业在享受全球贸易红利的同时,能更好地抵御国际贸易冲击。

北京经常提及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在 2017 年提出,时值英国脱欧与唐纳德・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此后被系统地用于阐释政策行动的战略逻辑。

2024 年 7 月中共 “三中全会” 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为特朗普连任及后续贸易冲击所做的长达一年准备的组成部分,也为国家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了框架。

在中国背景下,赫曼将“双循环”战略分解为六个关键支柱:

1. 工业升级

中国各地的行业正在努力提升产能和效率。领导人高度重视国有企业在不确定性时期的作用,将其视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参与者。政府还在利用产业引导基金这一产业政策工具,将投资引入私营企业,以支持被视为关键和战略性的行业及能力的发展。

2. 市场治理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推进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逐步开展的市场化改革,领导人也开始对市场治理予以新的重视。这种治理有时被称为 “看得见的手”,涵盖了中国经济关键领域的广泛市场监管与标准化措施,例如在知识产权、垄断治理和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

3. 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已加快推进双向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例如,有关部门单方面取消了非洲国家商品的关税,全面放开制造业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限制,并推出免签试点计划。此外,中国已着手积极对接高水平国际经济规则,近期中央政府发布政策,对国内法规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开展合规性审查,便是明证。

4. 社会再平衡

“双循环” 将中国的社会公平和劳动保护问题作为顶层政策重点,目标是通过再分配等方式,更好地平衡全国区域间和社会阶层间的发展。赫尔曼表示,他认为 30 年后回顾习近平主席的执政时期,“一个关键遗产将是他把社会政策提升到了与经济政策同等的地位”。

5. 国内需求

将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是一项新的顶层政策重点,旨在使中国经济免受外部地缘政治或贸易冲击的影响,并减少对固定资产投资或净出口作为 GDP 驱动因素的依赖。扩大居民消费的手段可能包括人们经常讨论的改革措施,如放宽户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以及一些新提出的构想,如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或增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金。

6. “去风险化”

在 “双循环” 模式下,中国政策制定者首次确立了一项原则,明确允许在发展与安全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并接受两者所带来的权衡取舍。这一更为宽泛且抽象的理念相当于欧盟的 “去风险” 概念,中国正借此推动更高水平的技术自立,包括关键投入的国产化,以及保障关键外部供应的获取渠道,以满足其在技术、经济、粮食或能源安全等领域的需求。

世界经济论坛战略情报平台所勾勒的全球贸易、政治、社会发展与技术的交汇点,只会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

这六大政策支柱共同体现了中国在深化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在加强与全球经济的互联互通,以确保其能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