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泰达星曜之眼大模型顺利通过专家评价

2025年5月9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北京中航泰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完成的“星曜之眼大模型节能平台V1.0研发”科学技术评价会。

评价委员会听取了技术报告、软件产品技术鉴定测试报告、用户试用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等并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科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突破:AI重构工业智慧环保范式

星曜之眼依托中航泰达工业环保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工况数据,深度融合AI大模型与工业烟气治理的智能系统,标志着我国在环保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再攀高峰,为全球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星曜之眼已在项目中实现应用,综合效益显著。

数据驱动:硬核技术实现高精度预测及控制

该技术通过CSTC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技术鉴定测试,经过查新,组织专家评价,认定该技术具有以下主要创新点:

1.构建一种融合湿法脱硫工艺特征的时空预测模型,结合多模态环境监测数据,基于改进的时空大模型以及Bayesian变分推断原理实现对污染物排放趋势的高精度预测;

2.构建一种基于大模型和强化学习的自适应策略控制框架,能够实时感知湿法脱硫脱硝过程中的多源异构状态信息,并通过决策深度网络动态调整运行策略。

应用验证:深度节能降耗,社会效益显著

该技术已在烧结机脱硫脱硝系统上试用,经权威部门鉴定测试,实现烟气湿法脱硫石灰石用量节约达12.19%,氨水用量节约达5.69%。该技术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降低设备运维费用等综合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评价委员会指出:星曜之眼针对烟气治理多变量复杂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多、数据噪声高、环保和经济目标冲突、多参数间非线性、强耦合等长期制约烟气治理运行控制水平低、能耗高等共性难题,深入剖析烟气湿法脱硫脱硝原理和机制,研发了覆盖“数据治理-工况预测-动态调控-异常诊断”的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

未来愿景:推动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

中航泰达董事长刘斌表示,中航泰达将聚焦AI,持续投入技术力量进行研发,未来星曜之眼将拓展至多种工艺路线,助力更多传统行业向智能化转型。

结语

“星曜之眼大模型节能平台V1.0”的突破,不仅是中国环保科技的进步,更是全球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助力。以AI重塑碧水蓝天,中航泰达正以硬核创新书写绿色未来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新三板报法律顾问

李明燕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明燕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执业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18年,并兼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生导师,著有《企业大合规》一书。李明燕律师曾供职金融机构多年,精通金融市场领域业务,成功代理多起证券索赔案件。
邮箱:limingyan@globe-law.com
电话:+86 18610810467

李元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李元律师,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国天普大学,获得L.L.M学位。李元律师曾就职于全国先进法院,并曾在北京市高院任职,专注刑事审判、辩护领域15年。李元律师在刑民交叉,尤其是金融犯罪、犯罪索赔领域经验丰富。
邮箱:liyuan@globe-law.com
电话:+86 1391753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