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报消息,安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最新已申报科创板的28家新三板企业中有7家含有“三类股东”,根据最新问询情况进展,部分公司如映翰通、贝斯达仍旧对“三类股东”进行了穿透。
西部超导在首轮问询回复函中详细披露了“三类股东”备案、设立、减持、合规等信息,没有进行穿透至自然人的披露,目前已进行了二轮问询回复,而且在上交所二轮问询中没有继续问询关于“三类股东”的问题,困扰新三板多年的“三类股东”问题在科创板或迎来突破。
“三类股东”是困扰新三板企业转板IPO的最重要障碍,此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新三板投资机构的数量,也成为企业IPO的主要绊脚石。虽然之后有此类企业顺利通过IPO,但这仅是独立案例,不能做为普遍现象存在,当前准备登陆中小板、创业板的企业还在清退“三类股东”。如果不能清退,那么穿透“三类股东”也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式,但是无论那种方式都增加了企业IPO的成本。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三类股东”是资本市场正规的机构投资者,比公司型、合伙制投资机构更正规,也全部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但是因为其嵌套和隐藏实际投资人的特点,成为主管部门的重点防止利益输送的关键审查目标。
这让新三板企业受伤不少,也让公募基金子公司全面退出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信托及其他资管计划也全面战略性退出新三板市场。这也是新三板市场近两年来机构投资者萎缩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融资规模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科创板市场能够接纳“三类股东”,并且不会增加企业注册制的成本,那将是资本市场的伟大创新,也为新三板转板科创板铺平了道路。安信证券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两家公司,一家穿透“三类股东”,一家做了详细的信息披露。这两种形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后者比前者更方便,成本更低。也是市场希望的形式。
目前,还有13家新三板公司发布公告表示要上科创板,但是还没有申报受理,这其中还有股东超过100户的,还有利润超达1亿元的。因此,科创板问询已经成为解决新三板市场转板瓶颈的重要指导意见。
上周在5月30日,以“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隋强在圆桌讲到,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探索符合一定条件的新三板挂牌公司不通过IPO直接向相应板块提出上市申请。
伴随科创板问询,新三板企业非IPO转板政策可能已经在制定之中。
数据有问题!
这他妈的是啥东西,胡咧咧
密码保护
美国这是着急了,应该还会有动作。
不知道这6万亿来自哪里?是不是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