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有问题!
新三板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市场普遍反映是“超出预期”,多位投资者表示,“满仓!干”。但是新三板确实有别于沪深交易所,如果盲目的追赶政策,满仓抄底,那很有可能重蹈2016年覆辙。
全国股转公司发布6大文件中,并没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也没有转板细则。这两项政策中,前者决定市场投资者扩容的标准,后者决定企业再投入的决策。所以,对于当下的新三板改革6大政策来说,不要太过分乐观。
从现有的6大政策上看,确实超出预期:包括:竞价交易先于混合做市制度改革,精选层公开发行的制度包容性,证监会出台信息披露办法等。没有达到市场预期有,对于违法违规的惩罚性处罚,对于集合竞价频次提升程度,对于中介机构责任的划分程度。也有市场预期落选的,就是投资者门槛、转板的细则。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新三板的游戏规则比较复杂,比如,创新层做市,创新层竞价、基础层做市、基础层竞价、对于数据的分析比较欠缺,比如每天的成交金额中并没有把盘中的交易与盘后区分开,集合竞价交易仅披露撮合的价格,对于科创等另类行业划分也只有股转官方才有。在监管方面,已经立案调查的企业多年没有新进展,强制摘牌企业处理缓慢。
对于想进入新三板市场的新投资者来说,新三板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分辨能力、从大数据获得信息披露以外决策数据,企业与企业管理层的信用情况都需要通过第三方购买才能得到,而新三板赚钱逻辑主要还是转板。
针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并且很难有挽回的机会。即便是精选层,也不会像A股那样的止损机会,30%的涨跌幅让氮认赔出局变得异常艰难。
赔偿机制没有,上了飞机没保险带也没降落伞,后果可想而知